首页 - 文章 - 高德测速(第119页)2281
  • 星图网址_莲都10座清幽古寺,寂静幽远,淡淡檀香,觅半日清闲

    星图网址_莲都10座清幽古寺,寂静幽远,淡淡檀香,觅半日清闲

    高德测速
    古寺,清幽 在千变万化的时代里, 古寺依旧是清幽俊雅的模样包容万物, 养育一方绿色无论何时, 都有一种让人瞬间安静心怀敬畏的力量 莲都, 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那些深藏于深山、古村里的古寺, 远离喧嚣,静享安闲, 但也许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不那么躁动…… 【观音殿】 莲都观音殿位于万象街道观音岩下,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 观音殿三面环山,一面朝湖,寺院前后绿树成荫, 古木参天,绣若屏障,是夏日纳清凉的好去处。 【青云寺】 青云寺位于城北花街村,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原为何娘娘殿。 青云寺坐落在白云山麓,依山傍水, 丛篁老数,云雾相接,遮掩青山, 是百姓善男信女进香和都市人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城区东北面的灵鹫山, 始建于东晋大兴元年至咸和四年(318-329),原名灵鹫禅寺。 寺院各殿依山而建,殿旁古树却老,枝桠横亘,郁郁葱葱。 灵山寺香火旺盛,周边善男信女会定时来许愿烧香。 【仁寿寺】 仁寿寺位于城区南明山上, 始建于宋代乾德三年(965), 是莲都区唯一的一座千年古刹。 寺院依山势而建,院前有幽光亭, 歇山式敞轩,可赏印月池和石梁。 仁寿寺,至今香火旺盛,是浙南佛教胜地之一。 【广福寺】 广福寺位于市郊白云街道城西村,俗名三岩寺, 始建于宋靖康(1126-1127)中。 广福寺建筑依山势而筑,殿旁古樟高耸入云, 殿后绿树成荫,清凉爽人。 禅寺处于闹市僻静处,颇有闹中取静,静中取禅的意境。 【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市区江滨公园内,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厅堂抬梁式结构,后寝为楼阁式结构, 砖砌山墙,“鸳鸯”勾连屋顶,具有浙西南建筑的地域特征, 后增建戏台,成为江滨重要历史建筑和人文景点。 【福林寺】 福林寺位于市区白云山顶,俗称白云寺, 始建于唐代天祐年间(904-906),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几经繁盛与衰落,寺庙建筑屡建屡毁, 演绎了一段段“轮回”的传奇故事。 如今寺庙已全部重新修建, 是集山、水、林、寺于一体的山中台地。 【化城寺】 化城寺位于碧湖镇魏村后山中,始建于唐代。 寺院地处山坳,林木茂盛,环境优美,景点颇多,风景独好, 既是一块风水宝地,也是一处游览胜地。 每逢佛事日,从四面八方前来念经拜佛的佛教信徒, 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气氛浓厚。 【紫竹寺】 紫竹寺位于碧湖采桑村,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 紫竹寺平日里鲜有来人,寺外翠竹夹道,曲径通幽, 寺内随处可见的“佛”字警示着你, 以一颗乐观豁达的心行走尘世, 行走其中,好一个“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詹南二司马庙】 詹南二司马庙位于堰头村西首的大坝北端,俗称“龙庙”, 龙庙始建年代无考, 是为了纪念创建通济堰的詹司马、南司马而建的。 龙庙实际上是有关通济堰水利工程的专题博物馆, 历代围绕通济堰的有关碑记都陈列在庙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择一日, 放下手中繁忙来莲都, 这10座清幽的古寺 在淡淡檀香里寻一份美好,觅半日清闲
  • 星图总代理_【乡愁·古寺档案】云和经堂下观音堂

    星图总代理_【乡愁·古寺档案】云和经堂下观音堂

    高德测速
      名称:观音堂   地址:云和县紧水滩镇大源乡经堂下自然村   年代:清乾隆元年(1736)   家族/来历:山望排村先人王增山由闽迁入后建   经堂下观音堂位于云和县紧水滩镇大源乡经堂下自然村,清乾隆元年(1736)王增山由闽迁入后建,咸丰元年(1851)王增山后人及村民集资重修。民国年间又重新修缮,“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2006年新修。   观音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6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三进为乾隆元年(1736)原建,一、二进为咸丰元年(1851)扩建。通面阔18.57米,通进深16.25米。悬山顶,小青瓦屋面。东面大门青石质,门额上楷书阴刻“观音堂”三字。门柱上阴刻对联两对,正面为“入门孰是慈悲主,照尽四方保太平”,内侧为“慈悲永远隆千古,保佑万民得安康”。   一进门厅面阔18.57米,进深3.76米,东面辟大门,西面开一小门。二进面阔8.84米,进深3.4米,五架梁。三进面阔8.84米,进深4.49米,七架梁,明间七檩用四柱,次间用七檩三柱。二、三进之间有一面阔4.2米,进深1.84米的天井。建筑四周夯土墙。牛腿、梁枋等木构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图案。   堂内现存清乾隆初年《善庆田碑》一通,光绪年间(1875—1908)铸灵板一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为观音诞辰日,香火甚旺。
  • 星图平台注册登录_三天两夜生态野奢之旅,遇见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

    星图平台注册登录_三天两夜生态野奢之旅,遇见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

    高德测速
    时光煮酒,倾杯几盏,先暖骤冷流年 明眸浅睐,秋深更作嫣然 红叶霜成,醉染人间 要问现下去哪里最合适 小编定制了遂昌山林野趣、诗意山景、田园牧歌之旅 宅家太无聊,出门走走最惬意 乐领·旗山侠隐 ||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三天两夜生态野奢之旅 在遂昌、龙泉和福建蒲城两省三市县交界处, 有一处隐匿在山林尽处的古村落“茶园村”, 这里长年与世隔绝,九拐十八弯, 翻上海拔650米的山野,你就能遇见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 晨曦初现之时山村尚酣,放眼望去,树与树,屋与屋,梯田、石阶在雾中层次分明, 一幅造物者的神来之画。 在九龙山原始森林中徒步“森林浴”,同时进行生态观察 ——植物识别、地貌植被,后在龙潭飞瀑旁用活泉水泡茶品茗,涤荡身心、放飞自我。 ▲秋染茶园 地处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73科637属1340余种, 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 徒步骑行途中,采摘枯枝野花做插画装置, 识别珍贵花草,生态课堂其乐无穷。 | | DAY1 亲近自然 “旗山侠隐”之名,来自茶园村背倚的山千尺绝壁旗山, 又因村民有习武传统而侠风绵延不绝, 目前开放14栋房子、35间客房,均以金庸小说为名。 等着你来一探究竟。 ▲旗山侠隐房型之一 良辰美景如斯,给我整个江湖都不换。 秋冬季的旗山侠隐,少了田园采摘却多了在古树林里秋拾苦槠子的乐趣, 跟着当地居民,认识形视板栗的苦槠, 还可以体验怎么从苦槠子演变成苦槠豆腐,体验茶园牧歌般的乡野生活。 ▲秋拾苦槠子 香港资深跨媒体创作人、饮食文化策展人、乐领生活首席美食顾问欧阳应霁也曾多次到此, 在最原乡的地方,尝最真纯的美味...... 寻味乡野,山中有真味,抛开尘世的浮躁喧哗,尽享美食美酒。 旗山侠隐定制生态风味之后, 庄园还藏有一间英伦风格的Le bar, 主理人是来自香港兰桂坊的家祥, 想象一下就着池畔月色,三两好友把酒谈心的惬意。 ▲烟丝醉软 |姹紫嫣红 | 雨香云仙 | 梦回莺转(从左到右) 还有禅意茶室、瑜伽SPA、无人超市、乡野美术馆等现代服务设施, 浙南山间传统农舍摇身一变,成为“乡村野奢”风格的精致客房。 | | DAY2  开启山林野趣之旅,感受醉美河山 闻鸡起舞,云雾缭绕处一睹人桃花源的绝美清晨。 清乾隆年间,罗姓族人为避战乱,迁自茶园村。 村民早年为抵御山贼侵扰,便请武师相授武术, 也正因此世代沿袭了习武的传统,一招一式间, 像极了武侠小说中身怀绝技却深藏不露的大侠。 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南麓,村内有古木群两处, 古木150余株,是那路从云里去、人在树头旋的曲径通幽; 是那百丈素练挂悬壁的雄伟壮丽; 是那炊烟接青天、落日下危峦的迷人乡景; 更是那樵歌谷外闻的醉人峡谷风情。 ▲“野熊谷探秘”——水源地徒步 探秘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富庶安详的土地, 感受她日月同光的灵气、砥砺后世的辉煌。 山庄更贴心准备丰富徒步能量物资,心无旁骛的探秘九龙山。 ▲田野炊烟之野炊 | | DAY3  惜别旗山 听着虫鸣鸟叫声从梦中醒来, 旗山侠隐还会给每位离店的住客送一份伴手礼, 而惊喜般的“寻宝”模式,不知是否会惊艳你~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慰藉得了乡愁的地方——乐领·旗山侠隐。 乐领…
  • 星图登陆地址_丽水这个古色古香的美丽小村落,还有70多幢黄泥房

    星图登陆地址_丽水这个古色古香的美丽小村落,还有70多幢黄泥房

    高德测速
    还记得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 收官之作《起风了》吗? 在剧中 掘越二郎与菜穗子相遇的地方叫轻井泽 枫叶季的轻井泽 被称为“离浪漫最近的地方” 车马太慢,日本太远 可想赏枫,请来户九 不出家门,说走就走 户九位于缙云县七里乡 离县城约7公里 海拔488米 由九户饶姓人家迁居于此 故名“户九” 现存有70多幢黄泥房 是个古色古香的美丽小村落 出发,去领略不一样的“枫”景 初冬时节 枫叶如虹 在阳光照射下 红霞缭绕、层林尽染 作为缙云家门口的当“红”花旦 最佳赏“枫”地——户九 将火红的枫叶与大山的黄泥房交相辉映 绘就出一副别样的“枫”景 我在户九等“枫”,也等你! 出发,去品尝不一样的“枫”味 户九的“红” 不仅“红”在“枫”景上 亦“红”在“枫”味上 田间地头铺晒的番薯条、番薯片、油茶籽、柿子干…… 是这里的农人献上的最美“枫”味 初冬的户九 如水彩般浓晕的红叶 绽放在古色古香的村落和山水之间 浓烈而雅致 拿起相机 跟我们一起行走于青山绿水之间 带着探寻初冬意境的美好心情出发 去邂逅这一季最美的“枫”光吧! 地址: 缙云县七里乡天寿村户九自然村 最佳赏枫期: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
  • 星图测速注册_景宁大众街,听老街上不老的声音

    星图测速注册_景宁大众街,听老街上不老的声音

    高德测速
      老街在大多数人眼里,素来是无声的。   日头斜长,三五人家围坐着,大树荫底下斑斑驳驳,静悄悄就走掉一下午。   可当你细听,你会发现,老街历来又是顶热闹的地方。东边小贩的吆喝盖不住西边邻里的唠嗑,你来我往的自行车铃挑起了街坊不咸不淡的问候。“吃了没”、“上哪儿去”……一切都有了声响,像时间从表盘流走时以“咔哒”来证明,历史长河里也似珍如宝般留下了这些“市井烟火声”。   大众街的声音   一条小街,烟雨风华;一段音响,绘声绘色。   大众街,景宁畲族自治县所在地鹤溪镇至今唯一保留完好的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文化遗址。鹤溪,古谓沐鹤溪,源于汉代隐士浮丘伯沐双鹤于此,筑台垂钓而名。   唐中宗时期人口开始集聚,明景泰三年置县,至今具有1300多年历史,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众街位于景宁县城东南隅,建于唐宋时期,成型于明代,古有睡仙桥、石塔等古迹,又称石塔巷。全长500米,宽4米,中间有鹤溪穿街而过(现改地下涵洞),街道两旁古迹、民房、商店林立,是古代景宁最为繁华的地方。   从南到北,顺流而下,相继有百岁门、上牌坊、水碓弄、猫儿弄、戏台后等遗址,中段有被《四库全书》称为“文学齿德,隐然为东南望”的明代景宁籍大学士潘琴故居“潘家大院”,还有梅家老屋,以及与景宁老县同龄的孔庙等,末端则为景宁古县衙所在。   整条古街青瓦白墙,小楼酒肆,鳞次栉比,檐廊碧池,交相辉映,尽显古街旧时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而今,大众街上有老居民,有临时住户,有流动摊点。在交织着为生活忙碌的居民匆匆脚步声和徜徉在古街青石板上游客的谈笑声中,依稀感受到大众街昔日的繁华,以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林晓红   1978年6月出生于浙江景宁。自由摄影师,现为浙江省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协会会员。作品曾被丽水摄影博物馆收藏。
  • 星图网址_桃源隐世外,遇上方知有 景宁藏着一个桃源村

    星图网址_桃源隐世外,遇上方知有 景宁藏着一个桃源村

    高德测速
      别说岁月漫长,长不过沿途的山脉,长不过车窗外的阳光,长不过光线突然暗下来的隧道,更长不过下一个远方。   一千六百余年前,陶渊明借武陵郡渔人之口,记录下他心中的桃花源。静谧安闲的村庄,桃花盛开,良田美池;田间阡陌,鸡犬相闻。   一千六百余年后,在浙江丽水景宁,一个叫做桃源的村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藏着宁静生活的向往。   东坑镇桃源畲族村地处浙西南美丽的飞云江源头,古时此地多桃树,村处源口,故名桃源。门口的小桥流水,村内的青石小道,当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那些陈旧的屋檐上,这一刻,眼前的山、水和古建筑和谐共存……   桃源隐世外,遇上方知有   桃源村历史悠久,建筑风貌古韵犹存。村内古民居群高低错落,排列有序,拥有清代民居8幢,最古老的有400多年历史,古民居主体完好,特色鲜明,在群山怀抱里显得格外恬静。   石头精心砌成的古宅,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民居外繁花似锦,它就像一幅淡淡的却色彩分明的民俗风情画,带你看那些从前的月色,斑驳的瓦片,慢慢的日脚,历史风霜掩不住的惊艳....   一路青石,一条深巷,一帘幽梦,曲折迂回伸进每条长巷,巷巷相连,户户相通。成片的古屋在青山绿水的陪衬下,别具风貌,也散发着浓浓的“乡愁”。   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在桃源的时光流逝是缓慢的,而四季却是分明的,该开花的开花,该结果的结果。   在那些地方,有被时光拉长的旧影、清淡得如细水般的生活,那是繁华迷梦的最好解药。   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记》在无数人心中根植了一个“桃源梦”。千百年来,我们无不为之着迷,渴望寻访。   有人说:一座古村落的日子就像电影中的场景。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庭院、每一石一瓦,都在回放着精彩而独立的故事。   在陌上花开,缓缓归矣的桃源村,有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的青山绿水,也有留住你胃的农家烟火,还有那一片真心足以温暖你。   漫步桃源,品花赏果、采摘游乐、品尝畲家美食,享受农耕生活、体验田园风光、色彩缤纷的节日民俗.....静而古朴的村落,山野在望,树木在听,朴实的老人坐在树荫下编制着竹篮,编织着岁月,编织着年轮。   桃源世外不远,云淡风轻不疏。青山茫茫背后,绿水悠悠尽头,在畲乡景宁,有这样一座村庄,已备好陈年的佳酿和风月的故事,等待着你的来访。
  • 星图开户_一条老街,烟雨风华,一段音响,听“市井烟火声”

    星图开户_一条老街,烟雨风华,一段音响,听“市井烟火声”

    高德测速
      老街在大多数人眼里,素来是无声的。   日头斜长,三五人家围坐着,大树荫底下斑斑驳驳,静悄悄就走掉一下午。   可当你细听,你会发现,老街历来又是顶热闹的地方。东边小贩的吆喝盖不住西边邻里的唠嗑,你来我往的自行车铃挑起了街坊不咸不淡的问候。“吃了没”、“上哪儿去”……一切都有了声响,像时间从表盘流走时以“咔哒”来证明,历史长河里也似珍如宝般留下了这些“市井烟火声”。 大众街的声音 一条小街,烟雨风华;一段音响,绘声绘色。   大众街,景宁畲族自治县所在地鹤溪镇至今唯一保留完好的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文化遗址。鹤溪,古谓沐鹤溪,源于汉代隐士浮丘伯沐双鹤于此,筑台垂钓而名。   唐中宗时期人口开始集聚,明景泰三年置县,至今具有1300多年历史,是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大众街位于景宁县城东南隅,建于唐宋时期,成型于明代,古有睡仙桥、石塔等古迹,又称石塔巷。全长500米,宽4米,中间有鹤溪穿街而过(现改地下涵洞),街道两旁古迹、民房、商店林立,是古代景宁最为繁华的地方。   从南到北,顺流而下,相继有百岁门、上牌坊、水碓弄、猫儿弄、戏台后等遗址,中段有被《四库全书》称为“文学齿德,隐然为东南望”的明代景宁籍大学士潘琴故居“潘家大院”,还有梅家老屋,以及与景宁老县同龄的孔庙等,末端则为景宁古县衙所在。   整条古街青瓦白墙,小楼酒肆,鳞次栉比,檐廊碧池,交相辉映,尽显古街旧时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而今,大众街上有老居民,有临时住户,有流动摊点。在交织着为生活忙碌的居民匆匆脚步声和徜徉在古街青石板上游客的谈笑声中,依稀感受到大众街昔日的繁华,以及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林晓红   1978年6月出生于浙江景宁。自由摄影师,现为浙江省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协会会员。作品曾被丽水摄影博物馆收藏。
  • 星图主管:_一习凉风起 一念思景宁

    星图主管:_一习凉风起 一念思景宁

    高德测速
      白墙黛瓦建筑的建筑   凤凰形状的桥梁灯柱、白墙黛瓦建筑、跨溪廊桥、畲族彩带装饰……   畲乡古城风光   在畲乡古城,畲族文化已然深深渗透进了建筑里   畲乡风光远眺   近处小河碧绿,远方晴空如洗......   绿谷风情   惬意的自然风光也没有辜负这座小城。   沿街石板路   深秋时节,不妨约上三五好友,   畲乡非遗体验一条街   暂别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在畲乡古城里,寻一处绿意繁花,静候一段诗情画意。   (据景宁文旅,原标题《景宁|梦呓深秋,畲乡古城正当好》。编辑 水蓝薇)
  • 星图登陆地址_漫步遂昌,邂逅立冬后的江南,900年的学霸古村令人相见恨晚,恰是印象里的“从前慢”

    星图登陆地址_漫步遂昌,邂逅立冬后的江南,900年的学霸古村令人相见恨晚,恰是印象里的“从前慢”

    高德测速
    泼墨一隅,山与水相容一片, 碧影涟漪,回漾那一叶扁舟, 古城旖旎,风光依旧不瘦, 迷路的人儿,你可知这是你归途的家, 遂昌,一期一会的行走之旅。 南尖岩 转山转水,登高览尽倾城风光 山城遂昌的路弯弯绕绕,梯田、云彩,连绵不断变成了浑然一体。大山里的树,虽是绿,却已有萧瑟之感,笔直的杆,笔直的枝,在这寒风里不知为谁而立。 @水米田/摄 但凡来了南尖岩,总想见一见口耳相传的云海,好在全年有雾日平均约200天的它没有令人失望。 清晨,云雾陆陆续续飘浮在树梢枝头,三两成堆,不一会儿,聚成云海,时而气势磅礴,恍若仙境,时而层叠错落,妩媚妖娆。这大概就是仙县遂昌的“真面目”。 @秋之一叶/摄 而在云海过后,穹顶之下,梯田、远山与村落一一览尽。梯田循坡面布置连片,从山谷溪流中引水盘山而下,在层层梯田中自流灌溉,高低错落,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形成柔畅的曲线世界。 @牵妳逛街/摄 @南乡子/摄 云海的磅礴,竹海树林的林叶千枝,除了秀美,南尖岩更有一种俏皮,直插云霄的天柱峰,银河之水天上来的九段瀑布,险峻的一线天,好似大自然在这里砍下了瑰丽的一斧。 @1873269876/摄 大柯村 村落人家,最暖心的归途 走一走山城遂昌的村落,踏访与梯田相间的大柯,收获一抹淡淡的江南味儿,采菊东篱下,悠然正是大柯村。 @灵月/摄如果说梯田人家恰是大柯的天然写意,那么浓墨重彩的蔡和文化则是大柯本色。 搬一张板凳,沏一杯土生土长的绿茶,细细看那老者描绘脸谱,在光阴的细缝里,品读蔡和文化的韵味与魅力。 @韩国摄影达人/摄 在大柯,丝毫不要担心打扰到素不相识的村民,他们祖祖辈辈继承了最朴实的血脉。 如果偶遇劳作而归的村民,他们亦或热情的邀你进自家小院,尝一尝自制的农家小菜、糕点。土生土长的大黄守着角落的坛坛罐罐,好似那才是人间珍宝。 晾晒苦槠豆腐@老去的十八/摄 独山古寨 传承九百年的老寨子 遂昌的村落虽多,却也都是风格不一,自带“学霸基因”的独山——自南宋以来,文风卓盛,名仕辈出。 @sclanfx/摄 明代风格的老寨子,古韵悠悠,雕梁画栋于细节处可见岁月沧桑;叶氏宗祠巍然光明,门楣上的雕刻端方简素。 @小宇88/摄 古寨里,家家户户仍然是敞开大门,走家串户,民风淳朴。旅人从繁杂的城市中逃脱而来,寻求属于自己的舒适慵懒心境。 如此甚好,走走停停,享片刻清闲,便是人间一大乐事了。 在村子里晒晒太阳,随意寻个小角落,一栋栋黄墙黛瓦垒砌的老屋和周围的绿色植物融合在一起,宁静的山村错落有致。置身于此,让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流连忘返。 无所住民宿@吴学文/摄 焦滩鱼头 一碗鱼汤,回味无穷 焦滩鱼头,生长在遂昌原生态风景里的美味。一条长街,数家鱼头馆,风炉小火,百般滋味绕心头,和青山相对,和碧水为伴。 @聂小倩/摄 遂昌的鱼头自成一派,选用新鲜肥美的鲢鱼,将鱼头炸至金黄,外酥里嫩,与农家豆腐或是黄瓜煮成一锅,加上薄荷叶(遂昌话,学名藿香)调味,微辣又不失鲜。配上几个地道小菜,一壶米酒,逍遥在人间。 南尖岩景区 南尖岩景区前台电话:0578--8555666 景区地址:遂昌县王村口镇石笋头村 门票参考:80元 玻璃桥门票100元 联票160元 独山古寨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地址: 遂昌王村口镇独山村 门票:免票 无所住民宿 联系地址: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8号 联系电话:13757917744 焦滩鱼头一条街 地址:遂昌县焦滩乡老肖鱼头馆 联系电话:13757826103
  • 星图注册开户_李白、谢灵运、白居易当“导游”,跟着诗词漫游缙云山水~

    星图注册开户_李白、谢灵运、白居易当“导游”,跟着诗词漫游缙云山水~

    高德测速
    「千年古石城」 缙云,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号,于公元696年建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自然景观丰富、人文底蕴浓厚,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的美誉。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缙云这片秀丽山水的溢美之词。那些诗词里关于缙云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精彩? 与诗人同游 一首诗 一盛景 今天,让我们邀请 李白、谢灵运、白居易等大诗人们当导游 以诗为镜,以景为像 在平平仄仄、长长短短的诗行间 实地品读文人墨客们眼中的奇山异水 《归途赋》 宋·谢灵运 停余舟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 漾百里之清潭,见千仞之孤石。 晋宋间大诗人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早在1600多年前就游历了缙云的许多风景名胜,用清美瑰丽的诗句为缙云留下了无比宝贵的千古绝唱。 第一站:仙都景区 仙都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称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 《仙都山》 宋•沈括 苔封辇路上青山,鹤驭辽天去不还。 唯有银河秋夜月,鼎湖烟浪到人间。 唐天宝年间,鼎湖峰周围五彩祥云缭绕,鸾鹤飞舞,云中仙乐响亮,山呼“万岁”。唐明皇李隆基闻听此景,不禁龙颜大悦:“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书“仙都”二字。从此,缙云山被敕改为仙都山。这儿的草木湖泊、风物习俗,也都一一被赋予了轩辕黄帝的传说和轶事。 《仙都即景》 唐•曹唐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纪年。 孤峰应凝日,一柱自擎天。 石上常栖鹤,云间若有仙。 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这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地方,引得文人墨客集聚,谢灵运、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曹唐、王十朋、沈括、朱熹、徐霞客、汤显祖、袁枚、郭沫若、潘天寿、沙孟海等都曾在仙都留下飘逸的足迹和不朽的作品。 “诗”游路线 鼎湖峰+步虚山(游览时间约3小时) {鼎湖峰} 《咏鼎湖峰》 唐•白居易 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 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鼎湖峰是仙都风景名胜区名副其实的C位担当,它东靠步虚山,西临练溪水,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顶部面积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787 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 《仙都鼎湖峰赞》宋•王十朋 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 洞接龙泓片云远,山分雁宕一峰孤。 香清天上碧桃落,音好林间青鸟呼。 天遣林泉慰吾辈,不容身世老蓬壶。 其峰顶苍松翠柏掩映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置鼎于此炼丹,鼎陷成湖,故称鼎湖。鼎湖峰旁依偎着一小石峰,俗称“小石笋”,酷似慈母抚娇儿,又名“童子峰”,意境绝妙。 {步虚山} 《登步虚山》 宋•赴忭 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 却是清风明月夜,一声倾听属樵夫。 紧靠着鼎湖峰的步虚山,山上多奇石,山腰多石洞。人们沿山谷中婉蜒的盘道,可上山巅,上有一亭,凭栏可近观鼎湖峰,远眺仙都山光水色。 婆媳岩+小赤壁+倪翁洞+问渔亭 下午跟随着仙都风情绿道的指引,沿好溪而上,骑行或漫步都是不错的选择。途经婆媳岩、小赤壁、倪翁洞、问渔亭......边寻边游,一众风景名胜,一次尽收眼底。 {婆媳岩} 古貌苍头迥不殊,天上偶尔赋形躯。 顽石本是无情物,却误行人望妇姑。 ——元·赵拱辰 周村后山、小赤壁西边山巅有两块巨石矗立,轮廓清晰、形态酷肖,俗称“婆媳岩”,也叫“姑妇岩”。一石略低,如静坐的老妇,头梳发簪,俯首沉思;一石稍高,似玉立状却无头的年轻妇女。相传儿媳不孝触怒上苍,命雷公征罚,因此留下了千古恶名。 {小赤壁} 《游小赤壁》 明•樊献科 削壁入云天,凌空几岁年。 石桥藏野艇,幽谷泻飞泉。 洞隐诸峰合,林荫一鹤眠。 草堂归路近,明月半溪烟。 小赤壁 ,临溪一面绝壁陡峭,东西横亘长数里。石壁下部红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与长江赤壁相似,故称小赤壁。 悬崖中有一天然栈道横嵌半腰,长数百米,如龙虎咆哮而至,形象逼真,称“龙耕路”。龙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轩遗址,相传是明吏部天官郑汝壁和状元张懋修隐居之所。   赤壁下的昆潭中有许多鳞峋的怪石,远近错落,散而不乱,形成“溪中有岛,岛中有湖,似岛非岛,似湖非湖”的蓬莱仙境。身处期间,只想慢慢悠悠地走着,瞧着,仿若即使是再略微的动静,都会惊扰了谁的梦醒... {倪翁洞} 西望云霞近括苍,层峦洞痉拱朝阳。 天衣舷碧播睛色,丹灶流珠钦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