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网址_云和村落 | 久经风霜的畲族村 在用它的安逸 诉说着生活的美好

 

  云和县沈岸畲族村,地处云和县东南方向,距县城4公里,位于52省道云寿线沿线,丽龙高速两侧,交通便利,为云和县“梨花微雨示范带”的核心区。路过此地的车辆,很少有人不会一眼关注到,这座富有畲族风情的村落。

  沈岸畲族村文化底蕴深厚,畲族语言、畲族婚嫁、畲族歌舞、畲族服饰等传统民俗沿用至今,村内的房屋建筑,都印有畲族的传统图案,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网上关于沈岸村的资料信息少之又少,仿佛它在我们的眼前,既熟悉而又陌生,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着有缘人前去探索,揭开它尘封已久的辉煌过往。

  带着满心的好奇,乘坐绿谷巴士线,踏上一段关于寻找沈岸畲族村的历史文化之旅!

  云和沈岸村河流纵横,云坛溪自东流绕村北,小坑水南流过村西,两水汇合于村西,注入浮云溪。虽然不及“十里云河”壮阔,但好在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水青山倒映,远处山峦叠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遗憾的是拥有近千年历史的沈岸畲族村,村内的族谱等一系列文献材料,都毁于文革时期,让原本文化底蕴深厚的沈岸村,历史记载几乎接近断层,难怪在网上几乎寻找不到有关沈岸村的记载资料。

  通过文字所表达的书面材料,只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在那个战火纷飞,被贫穷饥饿所围绕的年代,村民之间口耳相传所留下的珍贵信息,未曾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儿。

  据村民口述得知,清康熙年间,沈姓在云坛溪边建村,故名沈岸村。因战乱等因素,而后雷、蓝两姓畲族从福建逐渐迁入,看到云和沈岸村风景秀丽,景色怡人,便在此安家,繁衍生息,形成畲族聚居村,村名沿用至今。

  虽然许多事物随着时间的冲刷,早已物是人非。但是,沈岸畲族村内,或多或少还是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物件,一个沈岸村的90后畲族小伙,就在自家开起了“畲族传统服饰陈列馆”,里头就收藏了近百余件畲族传统物件。

  传统的畲族服饰、族谱、彩带、凤冠...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传统物件,饱含了沈岸村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视与珍惜。

  行走在村内的乡间小路上,不远处便能瞧见一栋极具畲族特色的房屋,上面清楚的写着四个大字“蓝氏宗祠”。

  云和沈岸蓝氏宗祠,原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后因年久失修损坏,又于2010年重修,是一个畲族“游祖祠堂”。

  在遥远的古代,因受到战乱的影响或是自然灾害的侵蚀,所以畲族山民会经常迁徙居住地,便不会建立祠堂了,“祖杖”和“祖担”在哪儿,畲族山民的祠堂和家就在哪儿,所以也才会说沈岸畲族村的“蓝氏祠堂”是个“游祖祠堂”了。

  平日里沈岸村的祠堂内并不热闹,常常也是大门紧闭,在村民们看来祠堂是个神圣无比的地方,但只要临近过年,村内祠堂就热闹无比,有些蓝姓村民不远万里回乡祭祖,感谢祖先的庇护。

  蓝氏祠堂旁便是仙娘殿了,也是人们常说的“地头殿”,云和畲村村落,一般都有地头殿,常常建在村内的水口旁,全村人共同供奉。户数极少的村或是独户人家,用三块石头砌城“冂”形,俗称“土地公”。

  但地头爷各村不一,有的是“天师”,有的是“平水大王”,有的地头神有马仙娘(马氏天仙)和马弟,而沈岸村的仙娘殿供奉的则是临水宫的三位夫人(陈林李),她们世代保佑着沈岸村风调雨顺,祥和安康。

  仿佛真如同上天所庇护的那般,沈岸村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近年来更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村外的采摘果园,闻名遐迩的岩壁仙居民宿,都是村民们致富脱贫的法宝。

  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最原生态的云和畲民生活,就前往云和沈岸畲族村吧!

  从云和县城驱车大约10分钟左右,就能感受时光静默黯然,风吹树叶沙沙声响,听闻溪水叮咚畅快的从山间穿过的自在感了!

  从民宿眺望远方宁静的平地,有山、有水、有田野,有溪流,阳光不断的铺洒下来,在野鸭蹼浆的水波中微微荡漾。

  人们嬉戏玩闹,晃晃悠悠摇摆着过溪的索桥,追随着秋日的芬芳,吹来沁人心脾的微风,而不远处便是望不到头的浓浓绿意,行走在山风溪水边,野花簪头,一切安然自得。

  沈岸畲族村虽然历经沧桑,

  但它却努力的保留最原始的畲族样貌,

  一座祠堂、一座仙娘殿、一间畲族陈列馆,

  一座带有畲族印记的特色民宿,

  都是沈岸村留给世人最宝贵的财富!

  文章来源:云和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