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平台_云和“中山东路” 藏着你向往的平凡与欢喜

  有人说,让人值得留恋的城市,必定是因为有过故事。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云和
不仅是一座城,而是一首歌,有开头,副歌,有曲折起伏高潮,却没有结尾。

  龟山往山下眺望

  还记得小的时候,住在矮小的居民楼里,街坊四邻的这家烧了红烧肉,飘香四溢的整块儿住户都能闻见。自从日子好了,搬进了装有电梯的高档小区,就再也没有回到曾经的老屋看看了。


  元和街道的居民

  不知有多少人带着心中的梦想,曾仗剑走天涯,却总会不时想念起云和。似乎去再多的地方,都不及回到云和,坐在一张褪了包浆的旧板凳上,等待阳光轻洒面容。片刻之间,时间凝固在云和的老屋外,凝固在从嘴中哈出的热气里。

  走出高楼大厦,走进最熟悉的云和老印象。

  不少人说你所看到的云和梯田、云和仙宫湖不过只是云和的一部分,真正的云和不仅如此。实际上,
一千个人眼里便会有一千个云和。每一个都是富有想象,都有过生命的跳动。

  《初学记》中有解释,“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有买卖处便成市井,市井是城市最生活化的缩影。我眼里的云和,便是一座安逸祥和流动着市井烟火气的城。


  新华街上的鲜花店

  在云和城内,最适合的就是骑着电瓶车,可穿行至大街小巷,行驶毫无阻碍。冬日里就属砂糖橘味道最为甜蜜,水果店外满大框的小橘子,成为店内最富有灵动的活招牌。

  这个冬天不太冷,花店的生意也愈发的兴隆,温暖的天气适宜鲜花生长,色彩斑斓的花朵在店外争奇斗艳,给云和城里增添一抹靓色。


  新华街与红光路交叉口的花鸟鱼虫店

  在溪边走一走,看阳光洒落,听鸽子咕咕叫,看四季变化。

  只要你稍稍留意到溪边的老店,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靓丽的招牌,有的只是开门亮堂做生意,有的只是不论风雨,几十年下来的坚守。县城的花鸟鱼虫店没有先进的鱼箱设备,但是不乏箱内鱼类众多,仿佛来到了迷你版的水族馆,店内大大小小的鸟笼里,圈养着不同花色品种的鹦鹉,叽叽喳喳的声响,吸引来了许多小朋友驻足。

  云和荣标弹棉店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

  从前弹棉店一直都是吃香的行当,家家户户每到新春佳节总是会去棉店买新的棉被,云和的手工艺人在做棉被上可是一绝,钩棉、弹棉、压棉、牵纱、揉棉,听上去十分简单,真要做起来可是需要两三个人一起配合,才能够制作出一条蓬松柔软的棉被。只要你有耐心,一下午都可站在弹棉店前免费“偷师学艺”。

  临近年末,店内堆积满了客人预订的棉被,层层堆积着预示着这家弹棉店的手艺十分好呢,找上门的顾客也是络绎不绝。新年盖上一床老云和手艺人的棉花被,想必一年睡得也舒适安心。


  逛累了街边的店铺,不妨坐在溪边的樟树下,看着鱼儿欢腾的水中嬉戏。不经意间,抬头望见那历经了千年的石门桥上布满青苔,桥上站着一位女子,仿佛穿梭百年前,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


黄溪河道中的鲤

苍天大树,郁郁苍苍。老樟树枝繁叶茂,遮住了桥上的半边天空,就像一把大伞护住石桥将近五百年,让这座石门桥历经千年风霜雨雪,还能够屹立不倒。

  拥有500年树龄的老樟树

  “石头巷子黄土墙,泥木坡顶青瓦房”

  中山东路街景

  藏在老虎山后的居民楼,住着最平凡普通的云和百姓,云和在不停的发展变迁,很少能够感受童年老屋的味道,进入这儿却有种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那种别样的风光。

  龟山另一条路往下走

  居民们在龟山这块儿,城中央“唯一”的绿地上,通过勤劳的双手种植蔬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绿色有机的环保蔬菜,摘进餐桌,想必吃到肚子里,感觉也是甜甜的。


  年味儿,在这聚集爆棚。临近年末,家家户户贴满了窗花春联,让本就破旧衰老的居民楼,重获新生焕发出熠熠生辉。“五福临门鸿运开,万事顺心如意来”想必这就是云和人民所想拥有的新春美好吧!



  小寒已过,富有智慧的云和居民们,已经开始晒制年货了,萝卜干、腊肠、番薯干、梅干菜,看似平常普通的腌制品,却藏有云和居民们对美味的热切追求。




  晒制的圆盘,悬挂在屋檐上,阳光照在圆盘上,形成的阴影像是“皮影戏”,一个个可爱饱满的萝卜,经过风吹日晒变成了百姓餐桌上最离不开的美味。


  亲切的云和话,仿佛是我的阿婆在我耳边细语。矮矮的两层平房里,居住着好几户居民,孩子都出去玩耍,剩下的只有在此忙碌的妇女,午后是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段,拿着被子出门晾晒,仿佛是能把太阳光的能量留在棉被中。

  不知不觉中,就在这小院儿停留多时,素不相识的大姐邀请我进屋坐坐,我想这就是每个云和人自带的亲切感吧,你就像是她的旧相识。

云和这首歌一直在播放着,永远没有结尾....

文章来源:云和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