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主管:丽水著名的摩崖石刻,你看过哪些?

  摩崖石刻,星图主管:会说话的石头承载着历史岁月。

  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不妨跟着小编一起去丽水各地寻觅这些历史的痕迹,体验穿越千年的感觉。

  莲都南明山摩崖石刻

  南明山就坐落于丽水瓯江之南,隶属于气势恢宏的括苍山脉。山上丹崖耸峙,飞瀑流泉,幽林曲径,寺阁掩映。有石梁、高阳洞、丹井、仁寿寺、献花岩、弥勒龛诸名胜。

  对于这样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诗曰:“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著名。

  明人屠隆说“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题咏,丘壑生辉。

  米芾书位于南明山最高出云阁崖上,字径一尺五,笔力遒劲,飘逸洒脱,风格颇似盱眙“第一山”碑刻。

  米芾一生放浪江湖,但留下来的摩崖石刻很少见,盱眙原有其所题“第一山”摩崖,却在明崇祯年间毁于战火,现碑刻为清代重勒,并非米书原刻。其存世真迹只有两处,一在镇江焦山,已模糊不清;再一就是丽水“南明山”,虽经历九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辨。

  南明山摩崖石刻,现有摩崖石刻58处,主要分列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3处。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云阁崖有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书法遒劲,相传为东晋葛洪所书。

  北宋元八年(1093年)处州太守关景晖的题刻已被磨去一半,后刻“石梁”二字。

  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山游记的碑刻六方

  【葛洪“半云”】

  【葛洪“悬虹”】

  【高阳洞】

  洞北壁北宋沈括“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四行二十一个字。沈括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游南明山时所刻。

  无名氏刻《高阳洞纪事》:“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者不可胜计,因纪于石,以告后来。”

  【东晋葛洪“灵崇”】

  青田石门洞摩崖石刻

  《石门洞》

  何年霹震惊,

  云散苍崖裂。

  直上泻银河,

  万古流不竭。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留题青田石门洞的大气磅礴的诗篇。

  青田石门洞是我国三十六洞天之一,是以浙东十四山水奇观著称之胜地。它位于括苍西南隅支脉,距青田鹤城镇七十余里,相传是晋永嘉太守谢灵运蹑屐来游,始开此洞。

  青田石门洞摩崖石刻是一座历史文物宝库,是浙江省内年代跨度时间最长(公元423—1964年),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汇集历代文人墨客之佳作,摩崖题刻共有80处,碑刻共有25通。其形式有题名、诗题、题记,以正、隶、魏、行、草、篆各种书体兼备,纷呈异彩,极具艺术价值。

  明万历年间(1573—1619),温州周知刘正亨的“飞瀑”,书体潇洒豪放、雄浑壮观,字径1.5米,为石门洞摩崖碑刻中字径最大的。

  抚浙使者觉罗吉庆“仙境”

  1891年张青藻“飞泉”、“观瀑”

  1809年张润“亘古流光”

  “银河万古”

  石门洞摩崖石刻中字数最多的,嵌立在刘文成公祠右壁中,黄庆谰《重修石门洞刘文成公祠碑》碑刻,1918年黄庆澜任瓯海道尹时主持修建刘文成公祠并立碑纪念,碑文自右而左16行,共750余字,字径2厘米,楷书阴刻。

  时间最迟的是现代杰出诗人郭沫若1964年游石门洞时题:“横过石门渡,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瀑布,凉意喜催诗”,形象描写了石门飞瀑雄伟壮观的气势和意境。

  月洞位于瀑布龙潭左边,在月洞左侧,有一块平整如床的巨石,就叫国师床。据说刘伯温当年,天天坐在这里读书、背书,用手指在岩石上练习写字,疲倦了就仰卧在岩石上,一边观测飞瀑银泉,一边吟诗作赋,日子久了,这块岩石表面变得光滑平坦,宛如一张石床,后人就称它为“国师床”。国师床周围有60多处摩崖题刻,是石门洞摩崖题刻最密集的地方。

  摩崖碑刻中年代最早的为南北朝谢灵运的诗刻《石门新营》及《石门最高顶》,自右而左11行,凡行7~15字不等,楷书阴刻,字径0.03米,题刻面积约0.23平方米。是南北朝景平二年(公元423年),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首游青田石门洞所作。这也成了石门洞为世人所知的最早文字记载。

  徐树铭(清文学家、书法家)隶书兼篆体的《石门山灵》在石床前斜壁处。

  其他还有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在石床前右距地约6米的悬崖上的题刻,少年刘基的老师郑复初的两处题刻,阮元的《石门观瀑布一首》等两处题刻等。

  缙云仙都仙水洞摩崖石刻

  仙都,古称缙云山。仙都景区内的黄帝祠宇,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王羲之、李白、白居易等历代文人墨客都在仙都留下足迹和墨翰。

  【仙水洞摩崖题记】

  仙都神话、传说、典故不胜枚举,摩崖石刻120多处遍布景区,数量之多为全国风景区所罕见。分布于初旸山、星图总代鼎湖峰、仙水洞、小赤壁、铁城诸景点。

  其中,唐代小篆书法家李阳冰的“倪翁洞”、“黄帝祠宇”摩崖真迹,已有1250多年历史,属稀世珍品,也是活生生的档案。1980年公布为缙云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舜元题记北宋皇佑二年(1050年),保存清晰,幅大46×56,等级1,洞左壁下方。“苏舜元才翁,看月于是,皇佑庚寅仲夏望”。

  赵扩题记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保存清晰,幅大30×52,等级1,星图怎么当代理?洞正中偏左下方。“大资政少保致仕,三衢赵扌卞阅道游男山兀侍,毛维章预,元丰庚申仲冬十三日。”

  沈括题记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保存模糊,幅大100×160,等级1,水仙洞下路边。“沈括奉使过此,黄颜李之仪。”

  赵性夫题记南宋淳佑六年(1246年),保存清晰,幅大100×160,等级3,洞口右壁。“玉柱峰,旧传上有鼎湖,黄帝飞升所也。淳佑丙午清明前三日,鸟石赵性夫因行部经从。偕云川雇岩、天台罗,四明汪元春同登斯洞,泓泉如玉,论茗酌之,香味俱永,神骨顿清,形虽留而足将举,凭虚西望,云师雨伯,芍如约焉,我辈当乘之而去,必不作坠髯人也,姑发一哂云。”

  仙水岩题记待考,保存清晰,幅大54×24,洞正中偏上。“仙水岩”。

  王廷老题字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保存清晰,洞左壁上方。“王廷老、张靓同游”(重叠在孙沔题名之上)。

本文由 高德注册-高德测速官网 作者:www.gotols.com 发表,其版权均为 高德注册-高德测速官网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高德注册-高德测速官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