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登录测速_《松阳传家》| 走进松阳的乡土故事
中国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土,是我们成长起来的地方
乡土文化是每一方乡土上的生活智慧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生活本身就是文化
自2017年开始,松阳县从文化价值出发,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对松阳民间传统文化、地方风物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如实闻、 如实见、 如实写”的方式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松阳的岁时风俗、 聚落建筑、 手工技艺。松阳组织县内专家对内容进行论证审核,通过双方的努力,历时两年,“《松阳传家》——松阳乡土文化”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松阳传家》
“松阳精神”的绽放
松阳,被中国地理杂志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丰富的村落建筑、乡土传统文化、生活习俗......
《松阳传家》系统全面挖掘了松阳活态的文化遗产,展现了松阳百姓朴实无华的精神意蕴,描绘了松阳着力打造升级版农耕文明的探索实践。全书分为“开天辟地”“图像篇”“历史篇”“岁时风俗”“聚落建筑”“手工技艺”“论述访谈”等篇章,是对松阳的文化的集中呈现,堪称一本新颖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察报告。
对于松阳,以书为“单位”的文化报道是第一次。对于汉声来说,也是里程碑式的第一次。《松阳家传》用一个县的范围,充分集中展示了松阳年俗、节气、风俗、生计、食品、聚落、建筑等近 150 个文化子项。
“传统意味着传递火种而非崇拜灰烬。”
打开这本书,看不到炫目的古村风景照或雕刻时光的怀旧照。有的只有平实的在这片土地生活的老百姓的面容。松阳的民俗活动,是每时每刻每地仍发生在百姓生活中。松阳最美的是人的风景。
▲祭祖 阿毛摄
《松阳传家》封面设计由黄永松先生亲自操刀,秉承“拒绝过度设计”的原则,封面的背景照片选择了自然状态下拍摄的松阳的风景照,而封面上“松阳传家”四字则采用了松阳当地残疾手艺人叶秀有提写的“花鸟字”,花鸟字的起源很早,和先秦时的鸟虫书以及飞白板书一脉相承。
在今年12月初的“中华遗产·乡土建筑”系列媒体恳谈会上,黄永松先生提及《松阳传家》的命名起源:“什么是松阳有,我们没有的?松阳人有祭祖、摆祭,有宗祠,有立足根基,代代相传,这是磐石永固的传承。松阳的文化之花是开在松阳人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中。以传家为题目,同时也把松阳固守家园的精神传播出去,这又是另一种传家。
正如黄永松先生所说:
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这正是《松阳传家》一书出版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