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测速注册_一条老街,万缕乡愁!缙云这条老街,可也藏着你的乡愁故事?

一座城市,

品位在于细节,温度在于功能,

精神在于历史的积淀。

壶镇的历史积淀就在于那条熙攘的溪头街,

那是蜿蜒的历史长河,那是讲不完的壶镇故事,

那是割不断的壶镇记忆。

(民国时期溪头街全图)

老街,

你是岁月流过的一道深深的轧痕,

一端是千古,一端是未来,

这边是古渡,那边是溪头。

你是昨天讲给今天的故事……

  溪头街入口就位于羊宅桥头的农兴广场,广场上古朴的四块片墙、民国风的各式建筑、造型各异的造型松,岿然不动,只让出中间一路弯曲和一池静谧,等待着游人的到来。

  斑驳满身的溪头街东大门历经岁月依然傲立在街口,门额上的四个大字—“壶东藩屏”已经难以辨认,只有老人们还在口口相传。藩屏素有“重镇、屏障、捍卫”等意思,仿佛述说着壶镇地处“三府四县”兵家必争的区位特征,一下把人引入到了“三藩之乱”、“太平天国战争”等与这条老街息息相关的战斗场面当中。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九曲的青石板路,这条路上,不知镌刻了多少人的梦,不知流淌过多少人的汗,它的石头棱角已不再锋利,它磨平了棱角,只为记忆那曾经苍岭古道上盐商来来往往的场景和昔日集市的车水马龙。


  左手边的小巷子有一幢新式的建筑,它原是农兴的本保庙,经改造后,加入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天地人”三才配置等设计理念,建成后宛如一个大神龛,又好似一幢别致的景观亭,已经有游人高高挂起了许多许愿牌。


小巷子的深处是逢樵公园,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元勋吕逢樵而建的。

墙上的3D壁画在向人们倾述着那段岁月,逼真地让人怀疑是不是重回民国时的溪头老街。

  开往杭州里的火车已经鸣笛,“搭乘”火车,直达对面的杭州里。那半截高的矮门,有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韵。推门而入,端庄婀娜的西子姑娘撑着油纸伞,等待与你来一番美丽的邂逅。老人们仍然在津津乐道“杭州里”名称的由来:民国时,有个美丽的杭州姑娘在这杭州里开店,后来大家都叫她杭州婆婆,才有了这杭州里、杭州井和已经不见的杭州塘。


街上两沿都挂满了灯笼和各色招牌,家家户户都贴起了对联,仿佛置身于过年的欢乐气氛当中,不自觉地就扬起了嘴角。

  稍往里走,就是青年里,这里有壶镇最大的蒲扇(不知道会不会是世界最大),蒲扇轻摇旧时光。小巷里挂满了各色的油纸伞和许多姑娘都说有穿上旗袍和汉服在这里拍上美照的冲动。青年里的深处,现在仍然保留着比较古老的建筑和一些名人古迹。

不远处一块不起眼的三角地带,现在成为了照片墙和门牌墙,是属于这个古镇的特有记忆,照片里的人早已不知身在何处,看照片的你是否也是远方游子……

上宅井是一口出了名的黄酒井,水质浑浊,但是做出来的黄酒却特别香,一般用这井水做出来的酒都要等到节日和尊贵的客人才开坛。



留声机、收音机、摇号座机,这些民国旧物记录了一个时代,巷内是有名的“吕逢樵故居”。



  秋水苑原是一片火烧房留下后的空地,加以利用后,改造成了如今的模样。苏式园林、徽派建筑与江南水乡的完美结合,每一块太湖石、每一品绿植都仿佛出自艺术家之手,古朴、典雅、绝美、大气,任何赞美的词加于这里都不过分。一到夜晚,来这里纳凉闲聊的人更是人山人海。



  公井的名字早已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青龙盘井。明朝时,穷苦的仙居书生吴时俫还未遇,经过这口井,又饿又困就倒在了这口井旁。溪头街上的一对老夫妇,梦到了一条青龙盘在这个井上,于是他们到井边,发现了这个落魄书生,并把他带回家,给他吃穿给他盘缠,让他去赶考。果不其然,这个书生后来得了功名,并当到了七省都堂。书生要给这对夫妇钱、官,他们都拒绝了,最后吴时俫便帮这对夫妇造了花厅(后毁于火,大门还健在),并给了他们一担砚台,鼓励他们的后人要多读书。后来,人们就常把这口井叫做青龙盘井。

九进路上,“老街记忆”片墙高耸,老砖、老梁、老物件,无一不勾起人们最深处的老街记忆。片墙旁的一个口水井,是85版八仙过海电视剧的取景地。

  快到与括苍路的交叉口,右手边进去就是正在打造的壶溪烟云名人堂。你可能不知道佛教天台宗六组智威禅师是壶镇人,你可能不知道发现香菇的菇仙羊愔是壶镇人,你可能不知道打下处州当了处州军政分府都督的吕逢樵是壶镇人,你可能不知道第一任县委书记赵汝池是壶镇人,你不知道的很多先贤,在这壶溪烟云名人堂里你都能找到答案。

溪头街

你是我永远不能忘的挚爱

你是我印刻在心灵的脉搏

你是大路

你是这大路上最挺拔的杨柳

你是这杨柳上最壮阔的怀抱

你是我的历史镌刻

你是我的岁月长留

你是我的未来在来

你是土地

你是这土地上最壮美的麦田

你是这麦田上最辽阔的苍天

你是我的春天

你是我的夏天

你是我的秋天

你是我的冬天

你是我永生难忘的乡愁

你是今天讲给明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