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开户_洪静英:争奇“豆”艳

  缙云新闻网讯 豆子,原本是大自然的馈赠,为我们的餐桌添色增香,但因为它们各不相同的外形和缤纷的色彩,在有奇思妙想的人眼里,它们竟还成为了画画的天然原材料。

  在缙云的双溪口乡就有这样一位妇女,她用竹签作“笔”,豆子为“墨”,“画”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这就是豆画。

  洪静英,双溪口乡双溪口村人,从事这个豆画创作已经有15年。70后的洪静英从小在农村长大,儿时大人从地里收回各色豆子,一粒粒小小的豆子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农产品,但是在洪静英的眼中,却是一样神奇的宝贝,她总是偷偷地挑几颗藏起来玩。但是在30年前,温饱是头等大事,粮食是拿来吃的,不是拿来玩的,所以洪静英只能偶尔偷拿几颗豆子摆弄成图案。就是这么一个喜好让豆画在她心里扎了根。

  洪静英:“我从小就比较喜欢手工制作,看到好看的豆子也会拿出来摆一摆,专门学豆画是从二零零七年开始的。”

  2007年,在家带小孩的洪静英在一本杂志上第一次了解到豆画创作,从此与豆画结缘,为学习豆画,洪静英还花费500块钱买了一张教授豆画技艺的光盘,空闲时间学习制作豆画也成为了她压在心底的“小幸福”。

  不过,当时洪静英担心豆画不易保存,容易被腐蛀,在豆画创作上浅尝辄止。直到2015年春节,洪静英偶然翻出以前做的豆画,意外发现豆画竟然完好如初,没有像之前担心的那样腐烂或者虫蛀。这给她的豆画创作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于是她辞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豆画这门古老而又时尚的手艺当中。

  洪静英:“一般人看到这个豆画都觉得很新鲜,很漂亮,也想学,但是让他们要长期这样做,像我这样坚持的话也几乎没有。”

  每次制作豆画,需要先勾出画稿小样,然后用竹签把一粒粒有着天然色彩的五谷杂粮用木工胶粘贴在盘子中,如同刺绣一般需要十分的专注力。洪静英坐在窗前伏案作画,往往一坐就是一天。

  洪静英:“每天差不多七八个小时都在做豆画,有时候家里家务活也干,之前我也在上班,挤出时间来在做。”

  豆画看似简单易学,但实际上画中的每一粒豆子都要恰到好处,要让不同种类的豆子在画面中起到各自的作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每天长时间的练习,也是源于洪静英深知自己与其他豆画手工艺者存在着巨大差距。没有接受过绘画教育毫无美术基础,这对她豆画技艺的增长造成了很大阻碍,为此她不得不用最笨的方法,靠时间的堆砌来促使自己进步。

  洪静英:“因为我没有专门学过美术,有些东西是凭空想象,是按自己想法创作的,所以有些作品会有一些欠缺。对于审美,本来应该要一些美术的基础知识,比如素描,什么都要学一点可能会更好一点。”

  通过不断地学习,洪静英粮画技艺越来越精湛。十多年的磨砺让她在豆画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如今经过她的巧手,一幅幅洋溢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粮食画便跃然盘上。

  以前她做豆画,是给自己看的,而如今,洪静英还给乡里的小学生们义务上粮画课,以制作豆画手工艺品的方式,让小学生切身感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兴致勃勃挑战豆画艺术。

  为了迎接建党百年庆典,洪静英还制作了好几幅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活动标识的粮食画,并把这些粮食画赠送给双溪口乡的老党员。

  除此之外,洪静英还用豆画记录了党旗在75年间的演变历史,用自己的双手弘扬红色基因。

  洪静英:“七一之前我们做的都是建党题材的,我做了一套那个党旗的演变史。”

  洪静英用手中的豆子“画”出对党的热爱,而更多时候她喜欢用豆子描绘家乡风景,仙都鼎湖峰等都成了她的创作灵感。比起这些最难的是用圆滚滚的豆子记录儿时记忆。

  洪静英:“接下来我会做一些民俗类的,比如说民宿,结合农村生活之类的,我们小时候记忆,童趣这类题材。”

  在制作豆画的时候,洪静英把每一颗豆子都看成了有生命的个体,她和它们一起思考坐着的、躺着的、跑着的人物形态特征,直至满意才小心翼翼地照着样子作画。于是,豆子们就会跑了,会笑了。跳格子、滚铁球等儿时娱乐活动都在洪静英手中变得栩栩如生。

  不知不觉中,洪静英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虽然要把豆画作为一种创收的道路是崎岖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最近几年她开起了淘宝店、微店,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的订单。

  洪静英:“我们之前一直有些老客户维持着销量,比如北京那边有一个王致和的科普博物馆,前一段时间他们新办了一个博物馆,他们是做豆制品的,然后他看到我这个豆画,设计师就专门联系我,要了一批关于民俗类的豆画。”

  为了拓宽认知豆画的渠道,融入这个新媒体时代,洪静英还在县里学习了短视频剪辑制作、直播等,让传统的豆画搭上新媒体的高速列车,把粮画制作过程拍摄下来传到网上,扩大其知名度、影响力,让“豆画”走出小众圈子,成为大家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作品。

  洪静英:“我自己比较积极在做抖音短视频,一个新作品出来,我都会发到抖音上去,向那些粉丝展示自己的豆画,让更多的人知道豆画。”

  如今,洪静英的豆画被广为传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她也成了乡邻眼中的红人,这让她在收获赞誉的同时内心也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在她的带动下,不少留守在家的妇女都成了她的学生。

  村民胡秋妃说:“我们都是在家里忙农活、带带小孩,从来没看到过这个东西。经过了这次的学习,我想带我家的女儿过来学学,我们都有时间就过来学习,多做这个,让自己生活更充足。”

  洪静英:“我想带动农村妇女创业,就是我们村里的,跟我一样差不多带小孩的、要照顾父母老人的,没有正式工作的,可以在家里用一些空余时间做豆画,如果有销路的话,到时候会增加一些创收。”

  丰收不仅在田地里,还在这一双巧手上,五颜六色的豆子描画出的是理想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