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娱乐业务:_缙云:三十年逐梦为青山 穿梭于崇山峻岭中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8月3日讯(见习记者 胡珊珊 记者 朱红阳) 在崇山峻岭之中,密林之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晨出暮归,用坚守战胜孤独。因为心底的责任,在大山里一守就是一辈子―他们就是护林员.

  李锦华,是缙云县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三十多年间一直呆在大山里。有人问他,是什么让他坚持了这么多年,其实他没有想过这些。

  李锦华:“大家说我是‘林二代’,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务林人。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只有爷爷奶奶,一年到头和父母也见不了几面。

  每次问起爷爷,他总是告诉我父母在那座很高的山上。每次我抱怨大山太高,父亲总说,既然当了务林人,就要守好这片山。就这样,他守了一辈子。”

  父亲的坚韧在李锦华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1985年,李锦华初中毕业,作为临时工进入林场,分配到了最偏远的新路林区。上班第一天,父亲送他去,说的依旧是那句话:“既然当了务林人,就要守好这片山。”

  在新路林区,队长布置的生产任务是每天要种500株树苗,当李锦华看到那座山的时候,他傻眼了。

  李锦华说,林场当时有一句顺口溜:“一亩山、两棵树,一锄下去叮当响,十锄下去闹台场。”林场要种树的山叫“帽子山”,都是顶上的荒山,树很少,土层很浅,一锄头下去,就会碰到石头,在这样的山上种树其实是很难的。除了种树难,李锦华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最早的时候,路也没有,他们要在山上一边修路,一边砍树种树,睡在用塑料布搭的棚子里。做饭用的是三块石头支起的铁锅。”李锦华告诉我们,每次他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经的坚守,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就这样我们林区用了5年时间,种出了1万亩山林。”

  1992年,李锦华的父亲退休,他正式加入缙云县林场。先后扎根于新路、磨麦岩、面桥坑、抱骨岭脚、大洋山等林区,继续种树砍树。

  2000年以后,他们的工作从种树砍树变成了保护树。主要任务就是巡山护林,防火防盗防虫害。每天走三十公里将林子检查一遍,才能安心。

  李锦华:“有时候会有一点孤独,因为在山上除了我自己,没有其他人。我在山上呆了这么多年,吃住都在这里,几乎没有与外界的交流,有时候也有被世界遗忘的感觉。”

  虽然孤独,但心底有一份责任。整片林区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山头,李锦华都爬遍了,每天都带着狗去山上转。哪一棵树长在什么位置,李锦华都能指出大概。看着自己种的树长大,林子也慢慢壮大起来,李锦华表示,就和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心里很开心!

  与此同时,护林员队伍也不断壮大,林区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

  现在这片林区里有4个护林员轮流坚守,巡山有伴。米面不用自己挑,住宿条件也好了。家里人能在身边,巡山回来就有热饭吃。

  李锦华同事:“他对林区有很深的感情,每天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在山林里转,他是我们这群人里面,最能吃苦的,也是对这份工作最坚定的。作为队长,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李锦华妻子:“他整个心都是放在这个山上,家人都没这些树重要。什么节假日他都是呆在这个山上,都要上山来才能看到他。”

  守山护林三十余载,13000多个日日夜夜,7.896万亩森林都留下了李锦华的足迹和汗水;缙云县大洋山森林公园内1124种种子植物,200多种中草药,163种野生动物品种,都是李锦华默默守护的宝贝;2015年以来,1700多亩森林抚育经营试点项目,2500多亩大径材培育任务,500多亩的杜鹃花海、红花油茶园和植物园建设等工作在他监管下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