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开户_新建镇夏家畈 | 这里曾富甲一方 被誉为世外桃源
宋代名臣李纲,北宋时任兵部侍郎,力主抗金,宋室南渡后任丞相,史称“出将入相,南渡第一名臣”。
他的后裔们于南宋宝佑年间,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间,最终在缙云、武义边界处驻足,这里名为夏嘉畈,也叫夏家畈。
迁徙之路仿佛是风雨中飘来荡去的孤舟,而夏家畈成了他们温暖的港湾。打动他们的,不仅仅是这里的风景,更是存于他们心底的热盼,那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家园。
一恍间,已过七百多年。
李门一族迁到了夏家畈,并在这里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翻开族谱,可以查阅到他们家族生息和传承的粗线条:他们一直秉持着先祖“耕读传家”的家风,没有辜负家规和家训,以自己的才智和勤奋,在经营好一派壮美田园的同时,还利用漫山遍野的竹林造纸经商。一个山野之地逐渐丰腴滋润起来了,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在许多人疲于奔命之时,他们却在这个世外桃源里丰衣足食。
时间的脚步匆匆,来到了大明天下。
那个年代,祠堂和宗谱是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聚族而居的村庄里,祠堂是一种标志,标志着一个宗族古往今来的荣耀和流光碎影中的源远流长。
1528年,明嘉靖戊子年,李茂、李南率众子孙建造忠定公祠堂,也就是李纲祠堂。他们带着一颗颗虔诚的心,因为祖上李纲是他们心目中的“灯塔”。
祠堂落成的日子,成了婺州、处州的一大人文标志。祠堂门前站立一对的石狮,后厅正中高悬圣旨匾,边上挂有“钦谥忠定”、“将相名家”两块匾额,据传是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所赐。大门前还有下马石,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可惜的是,1996年时,宗祠被迁建到武义县城内,夏家畈仅保留了地基和部分石阶和那对珍藏的石狮子。
从此,夏家畈的祠堂遍地开花。走进夏家畈,如同走进老祠堂“大观园”:有始建于明壬子年(1713年)的茂二公祠堂、建于乾隆甲辰年(1784年)荣廿八公祠堂,建于清嘉庆庚辰年(1820年)的昌四十四祠堂,还有为纪念“长毛反”(太平军)时为保护村庄牺牲壮士而修建的忠义祠堂(建于清咸丰壬子年)等。
从任何一座祠堂说起,都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有时,也在这里召开会议,从头说来或者从长计议,宗族的领导侃侃而谈、掷地有声。
这里的祠堂,风格独特、典致高雅,有木雕、石刻石雕、砖雕,各式花阁门、花窗、门楼、石墩……每当你步入其中,就会发现:最让人感到惊艳的往往是那些寻常生活中被精心雕刻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
除祠堂外,几座明堂也是相当精美,其中大明堂占地2000平方米,于1618年竣工,是村里各种大型民俗活动的场所。
始建于乾隆壬寅年(1763年)的逢吉堂是一座精美的砖木结构建筑,是李徐星所建。三开三进的院落木雕精美程度在缙云县也是首屈一指。
钟德堂门口斑驳的墙角,平放着一块大青石,村民估计说有五百斤重量。关于这块大青石的来历,村民说是明代居住在这里的“大力士”李雍从山上背回来的。房子已老,故事已旧,大青石还是那块大青石。
当然,村内的“济美堂”“勤业堂”“李延佳旧宅”都是值得一览。目前村里的一些老宅正在进行修葺,这不仅是对他们先祖的告慰,也是将传统建筑艺术的精美重新展示给世人。
夏家畈仿佛是“古”“老”的“集散地”。除了老祠堂、古宅,还有古庙、古桥等等。
缙武庙,始建于明弘治庚子年(1492年),是缙云和武义共同拥有的一座庙宇,也是李氏祝祷的宗教场所。庙宇造型别致,青砖黑瓦。庙桥两水汇合之处被称之为“廉让泉”,昭示着两府人民在这里和睦,谦让繁衍生息。
迎春桥,跨越夏家畈锦溪之上,始建于明泰昌元年(1620),桥身全部用条石圆拱而成。据说,桥的名称与一位叫迎春的女佣人有关。她虽然是一名佣人,却深明大义,为方便村民出行,捐出多年的积蓄。
夏家畈现存最早的一座桥叫缙武桥,始建于1350年的元代。几百年来,桥上的人来去匆匆。如今,桥身还是原来的古桥,桥面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水泥路面。
我们肆意穿梭在夏家畈的时光轴中。村里的那株红豆杉,已过千年。如果你要感受曾经“富甲一方”的夏家畈,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古村,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