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注册_缙云:“康养联合体”养老新模式 幸福指数提升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3日讯(记者 钭小亚) “很好,拧螺丝的准确率和速度都有大幅提升。现在我们休息5分钟,然后再来一组!”宽敞明亮的康复室内,几位老年人正在护理员的指导下,有说有笑地接受康复训练。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康养联合体试点单位新碧敬老院(梅溪)上演。
近日,记者走进新碧敬老院(梅溪),看到这些老人或是无法正常站立,或是因病而难以清晰表达,但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护理员陪着老人一起做理疗,玩益智游戏。
按照康复计划,在这里,老人不仅可以得到养老照料,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还可接受康复训练,帮助身体机能尽快尽可能得到恢复。
“因为老年病双腿疼痛,不便行走。经过一个多月的理疗加康复训练,效果比较明显。你们看,现在我可以慢慢地步行上下楼了。”这位乐呵呵地向记者述说着康复成效的老人叫丁云菊,五云街道黄龙村人,今年90岁,入住2年多。老人着装干净,精神矍铄,“在这里生活起居都挺好,每天有人细心关照,孩子们也经常来看我,住得很安心。”
记者从县民政局了解到,为促进养老服务转型升级,今年缙云县启动康养联合体试点建设,探索“养老机构+康复护理”服务,打造具有缙云特色的康养联合体。
新碧敬老院(梅溪)是缙云县第一家康养联合体试点单位,目前有长住老人65位。今年6月,院内经过微改造,专门设置了康复训练区,可为服务对象提供平衡能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传统保健康复等康复服务项目。同时,配备了专业人员,为老年人康复护理提供良好保障。
现年76岁的叶春方,来自新建镇宏坦村,患帕金森病,双手颤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每天完成对手指的功能训练,如今双手协同操作顺畅多了,这让老人及家属倍感高兴。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康复师带来的不止是专业指导,更是信心的传递。“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康复患者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康复患者的内心。”新碧敬老院(梅溪)院长李淑春告诉记者,院内还设有书法、娱乐、阅读等功能区,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丰富和活跃老年人的康养文化生活,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热情。
康养联合体,不仅仅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更为广泛的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群服务。同时,还惠及周边村庄的老人。
75岁的梅溪村村民陈肖青,先后经历两次中风,导致双腿疼痛,行走不便。以前到县人民医院和鸿福康复医院做康复理疗,需要住院。现在了解到家门口的敬老院有了康复理疗设备,推着轮椅就来了。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沾了敬老院的光,可方便了,免费做了半个多月的康复理疗,双腿疼痛明显缓减,现在借助步行辅助工具,一个人能慢慢地在平地上行走了。”
“立足老人实际需求,把康复的理念、制度、设施和人才引入养老服务,促进康复和养老服务融合,通过康养联合体资源共享,为老人提供更加便利、贴心的服务,这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也是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李淑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康养联合体作为“康复+养老”相结合的一个新模式,围绕“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的“五有标准”,为住养老人提供专业、精准、持续的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和生活照护等多样化服务,减轻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