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登录测速_缙云:警报一响全到齐 只为守护那份公益事业心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王姚呈 张晋恺)10月的清晨,空气中已经透着一股股的寒气,但一支身穿迷彩服的队伍喊着整齐口号、步履矫健的穿行在河阳古民居内,划破了街巷的宁静,开始了最日常的一天,这支队伍就是河阳村志愿消防队。
这天是河阳村志愿消防队日常消防训练的日子,晨跑之后,队员们轮番训练穿脱消防服,带装备上车,压水枪,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样的训练虽然枯燥又耗费体力,但他们并没有厌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才能不断缩短出警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在个个身手矫健的身影中,总有一个走路有些费劲的人特别引人注目,他总是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但眼神却一直注视着队员们,一有错误马上严肃指出,这位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严格把关的老大哥就是队员们最敬佩的人――朱兴才。
朱兴才22岁时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腿部3级残疾,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作为河阳村的村民他一直热衷公益事业,村子哪里有需要就有他的身影。2016年,河阳村决定聘请朱兴才担任河阳村志愿消防队队长。可是让朱兴才没想到的是,他刚走马上任,第一个迎接他的却是村民的流言蜚语。
朱兴才:“人家会说残疾的人当什么消防队长。听到的时候,我老婆都说了叫我不要干了。我这个人反正他们背后说的我都不怕,在我面前说的我就解释一下。我只要带好队员带的他们的议论我就没什么。”
难听的话语、异样的眼神并没有阻止朱兴才的脚步,他也不认为自己跛脚就不能干消防,只要自己尽职尽责,村民自然会改观。因此自从担任消防队队长的那一天起,不管是村里工作还是应对火情,作为队长,朱兴才永远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就这样,朱兴才这个队长一当就是6个年头,在这五年中跟随他的队员也越来越多,今年河阳村志愿消防队队员已经达到了33名。
这支河阳村志愿消防队所有的付出都是义务的,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泥水匠、木工、水电工、油漆工,只要出工每天都能挣三四百元,平时分散各地忙于自己的事业,但只要听到队里通知有任务就会停下手上的工作,尽快赶回队里。
朱兴才:“我一说明天有事情了,我们的队员哪怕在别人家里干活的也请了假要过来。如果有什么火情,我只要拉一下警报全部到齐。”
在这里不关乎金钱和利益,每个队员只为守护心中的那份公益事业心。
这支民间消防志愿队伍以消防灭火为重任,平时队员每天要对河阳古民居进行三次消防安全巡逻,并且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同时还要参与新建镇民房火灾和全县森林火灾的救援。除此之外,河阳还是个景区村,日常工作不少,消防队还要担负起其他工作,如果村里有需要,搬运盆栽、清理死角、拆除老化门窗,检查消防设施的工作,队员们总是冲在最前线毫无怨言,这里的每个庭院每条小巷都留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可以在下雨天清理杂物,搬运垃圾,也可以在漫天火光中逆行冲锋,虽然工作纷杂,脏活累活都没少干,可这样的付出还是会遇到不解和责难。
一边义务劳动一边还要受到村民指责,队员们虽然内心会有些不痛快,但既然选择了加入志愿消防队,面对熊熊烈火都能不退缩,这样的小情绪自然也能内部消化,毕竟队员也是河阳村民,大家相互理解心结也就消解了,更何况,大多数村民对他们的付出都十分认可。
队员朱斌:“基本上都是喜欢的多,应该说赞扬的比较多一点。自己调整好心态就好了。”
河阳村志愿消防队从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越来越多像朱建烽、朱斌这样热爱公益事业的村民加入到这个大家庭里,成为队伍有力的基石。这几年,河阳村志愿消防队人员不断扩充,设备不断完善,业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成为了河阳古民居消防安全的坚强后盾,不管是村民还是河阳管理中心都因为有这支队伍的存在而格外安心。
河阳管理中心市场开发科科长陈星毓表示:“对我们河阳管理中心来说,有他们我们晚上会心安一点。无论怎样,他们会第一时间处置。如果真的有问题也会通知我们,我们也会立马赶到现场。他们都是原住民,警报一拉响能够确保五分钟之内全部赶到现场处理安全隐患。所以说河阳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到现在也离不开义务消防队。”
这几年在朱兴才的带领下,队伍每年积极参与火灾救援,去年和今年就成功扑灭了十多次森林火灾,今年九月份被授予丽水市森林扑火业务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
他们是平凡的村民也是最不凡的逆行者,遇到火情他们虽然害怕,但从不犹豫,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无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