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测速注册_他用二十多年追逐电影梦,收藏了四万多张海报、一万六千多部电影拷贝……

  缙云新闻网讯 电影数字化后,胶片电影以及与此有关的许多物件,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这些见证着电影发展历程和记录着电影点滴过往的物品仍被一些人所钟情,他们致力于保护这些老电影的文化遗存,默默守护心中的电影梦。

  四万多张中外老电影海报,一万六千多部老电影拷贝,近千本电影拍摄、翻译台本,还有电影刊物《大众电影》的所有期刊和数以千计民国以来的各种电影资料,外加电影摄影机和数十台放映机,这些都是电影收藏爱好者陈红龙二十多年来收集到的宝贝。

  陈红龙:“经典传承也需要有人努力和支持。基于这个想法,我在收藏过程中脉络是比较清楚的,觉得自己好像是把那么多散落在外面的珍珠一颗颗捡起来,汇聚起来。”

  说起陈红龙对老电影的热爱要追溯到年少时。1962年,陈红龙出生于缙云县壶镇镇,家附近就是壶镇大会堂,有时会放映电影。

  据他回忆,大会堂放电影是要买票的,票价是一两分钱左右。当时陈红龙家里兄弟姐妹多,很难拿出多的钱去看电影,有时陈红龙就和兄弟姐妹们就躲在大人堆里,偷偷地钻进去,或者趁电影快散场大堂门开时溜进去看最后几分钟电影,过过电影瘾。在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电影既时髦又新奇。每次在大会堂放映就像一场盛会,陈红龙儿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隔三差五能“看”上一场电影。

  光怪陆离的电影世界给陈红龙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巨大冲击,懵懂的年纪虽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电影的所有内容,但电影的神秘让他就此喜欢上了看电影,甚至还默默地许下了一个愿望。

  陈红龙:“我当时特别羡慕电影放映员,觉得他们真幸福,可以不停的看电影,所以我小时候真的是有这么个梦想,如果这辈子能够做个电影放映员就好了。”

  有了电影的陪伴,成长似乎就在转瞬之间,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有差距,随着外出读书、工作,陈红龙与电影渐渐的疏离。直到九十年代初,一次外地出差,偶然让他与电影的缘分再次重续。

  那时,陈红龙在出差地的一家古董店里看到了几十张以前放映过的老电影海报,一下子唤醒了他关于老电影的记忆,所以当即就把它们买了下来。从那以后,电影的情怀再一次回到陈红龙身边。

  这一次的心血来潮,花费了陈红龙半个月的工资,虽然造成了当月家庭经济状况窘迫,但他的妻子却没有责怪过丈夫。

  陈红龙:“我爱人对我收藏老电影物件还是比较支持的。因为她从小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对红色电影也是很有情结的。”

  回到家后,陈红龙反复翻看着这些印制精美,承载着童年记忆的海报,脑海中浮现出一部部经典电影,儿时对电影的热爱与梦想再次被唤醒。虽然不能当一名电影放映员,那收藏老电影海报也不失为另一种追梦电影的方式,就这样陈红龙的收藏心彻底被勾了出来。

  做收藏最重要的就是执着与毅力。陈红龙就是一个很有毅力也很有韧劲的人。在上世纪90年代,通讯闭塞,初涉收藏圈子,陈红龙没有人脉、没有消息来源,根本不知从何着手,于是,他就用最笨的办法――不停地走不停地问。每逢外地出差,他就顶着烈日暴雨穿行在各个大街小巷的古玩市场,就为了找到一两张海报,虽然常常一无所获,但他从未放弃,有时看到好的海报他便如获至宝,激动之心难以言表。

  渐渐的,陈红在电影海报收藏圈子里有了些名气,收入囊中的精品电影海报也越来越多。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电影局发行的大一开经典电影海报200多幅,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行的电影海报3000多幅,其中《普天同庆》《方珍珠》《渡江侦察记》《白毛女》《鸡毛信》《平原游击队》等电影海报都是极为难得的精品、珍品、孤品。

  虽然家里的电影海报堆积如山,累计已有四万多张,不时还有人想花高价求购,但陈红龙从没有出售过一张电影海报。对于他来说,海报是不能单纯用金钱来衡量的藏品,虽然是一张纸,但它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但凡出售一张就会打破它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近几年,随着收藏经验和经济能力的增长以及人脉的扩大,陈红龙在收藏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他想让藏品更丰富、更完整、更有系列性。于是,他又开始着眼于收藏电影台本,还有《大众电影》杂志,包括民国电影杂志、电影胶片、电影放映机等。

  多年的积累,陈红龙的电影藏品与日俱增,碍于房子的空间有限,现在一部分藏于家中,一部分寄存于丽水市档案馆中,还有一部分存于丽水绿谷信息产业园库房中。

  打开这间七八十平方米的半地下室,一股浓重的老胶片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库房被装有各式电影胶卷的铁箱、编织袋堆得满满当当。这些是3年多前,某电影公司清理库存,陈红龙通过拍卖购入的1.6万余部老电影胶片。为把胶片运回来还花费了二三万元的运费。这批胶片是陈红龙的“光影宝库”,不仅丰富了他的收藏种类,更填补了电影藏品的完整性系列性。但现在这个宝库也成了他甜蜜的负担。

  电影胶片是陈红龙电影收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电影慢慢都在数字化。胶片电影越来越少,很有保存价值。

  然而这些存放胶片的铁箱已经锈迹斑斑,在厚厚的灰尘覆盖下有些已看不出片名。电影胶片更是存在着放长了会结块,影响放映质量的问题,这一直困扰着陈红龙。虽然保护这1.6万部老胶片迫在眉睫,但想要让这些老电影重获新生,陈红龙还有一条极其艰难的路要走。

  陈红龙:“我以前对老电影物件只停留在收藏阶段,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是整理提升阶段。因为这么多东西捂在家里等于孤芳自赏。我有个梦想:就是有一个老电影博物馆将我的藏品呈现在众人眼前。因为我的收藏体量比较大,按我目前自己的能力、财力是比较难做到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或者社会上有识之士共同来守护,让大家共同体会文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