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主管:_缙云:后沈蒲扇 百年技艺传承“瓶颈”期待破解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讯(记者 王姚呈 张晋恺)“一扇在手,伏天无忧。”旧时的乡间,每到盛夏酷暑,一把结实耐用的蒲扇是家家必备的消暑“神器”。从夏到秋,一把蒲扇陪伴着土里刨食的农人,扇不离手,手不离扇,摇落了太阳,摇醒了月亮,摇来了丝丝缕缕的清风和一村庄的月光,摇出了恬淡悠闲的慢生活。
在壶镇镇就有一个村子,因家家户户制作蒲扇、草袋闻名周边县市――有着百年蒲扇技艺传承的后沈村。
几张矮桌、几捆�t草,冬日的早晨,壶镇镇和睦村后沈自然村的祠堂里,几名妇女围坐一起,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手法娴熟地编制着手中的蒲扇与草袋。这些妇女大部分都已年过六旬,可手中编织着的蒲扇仿佛让时光倒流回到了孩童时光。
手艺人徐阿花:“我的手艺是在七八岁时从妈妈那里学来的。那时候村里的孩子十来岁就在家里做草袋打扇子了。”
从徐阿花记事起,后沈村人无论稚童还是耄耋无不精通这门手艺。平日里村民们常常叫上三五好友围坐一起,拉家常编扇子,这项技艺早已融入每个后沈村民的骨血,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后沈村久远的蒲扇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无从考究,村民们只知道蒲扇制作一直在村中流传,在村民的记忆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后沈村的蒲扇、草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村民章锦平:“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前,壶镇供销社收购站全年收购�t草蒲扇和草袋,金华、丽水、台州各县市的商人专门上门收购。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做扇子,女人白天做,晚上点起煤油灯继续做,男人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回家做扇撑、扇柄。”
从1957年至1987年的三十年间,即使后沈村村民从早到晚加班加点赶制,蒲扇依然供不应求。随着市场销量的打开,后沈蒲扇彻底在周边县市打响了名气。当时在壶镇还流传着一句话:“后沈打蒲扇,一扇二扇,壶镇洋扇个遍。”有了红火的副业,后沈村民的生活水平相比周边村落都好许多,当时的后沈村成了十里八乡嫁姑娘的首选地,“有女嫁后沈,草袋蒲扇日日稳。”这句话由此而来。
经过后沈村民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现在村里编制的蒲扇主要分为大蒲扇和小蒲扇,主要材料为�t草和竹篾。妇人首先将晒干的�t草分拣干净,两根�t草为一双,根据蒲扇大小选取相应的双数,横竖交叠将�t草串联一起,这是编制蒲扇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起头环节。
蒲扇起好头后,就是往外续编,妇人手指翻飞,长而韧的�t草在手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功夫,扇面便已初具雏形。在不大的桌面上,辅助编织的工具大都小巧玲珑,然而人手一块扁平的大石头格外扎眼,看似一块普普通通的溪石,可在它光滑细腻的背后,见证的却是几代蒲扇手艺人的成长。
手艺人徐阿花:“我家的蒲扇手艺从奶奶那辈传到我这里已经有一百年左右了,奶奶说,我们打扇子卖掉的钱,都有这块石头重了,它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是宝贝一样。”
编好扇面,锁好边,再从扇面下方插入四根竹篾,将柔软的扇面支棱起来,最后将预留出来的�t草捆扎编织成扇柄,一把后沈蒲扇便做好了。一摇一扇间,后沈蒲扇挟裹着蒲草的天然气息,散发出淡淡的植物清香。
除了蒲扇,用�t草编制的草袋也是大家常做的物件,小小的草袋在旧时,可是男人们上山干活时的必备之物,高强度劳作后的能力补充全靠它。编草袋手艺人章炳月解释道,以前的人去山里砍柴,就是用草袋装饭带到山上。
虽然后沈蒲扇、草袋编织技艺一直延续至今,但跟许多民间手艺一样,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扇、空调的逐渐普及,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已经很少有人靠蒲扇消暑降温了,后沈蒲扇的生意也逐渐萧条。村里制作蒲扇的人也都陆续另谋营生。到如今,村里仅有七八户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还会制作。
时至今日,这项民间技艺该如何延续,村里也一直在寻找出路。这两年,村里不仅与周边学校对接,组织蒲扇手艺人到校传授蒲扇、草袋编织技艺,还在蒲扇的制作工艺上下功夫,争取制作出更加精美的扇子,开拓更广阔的手工艺市场,让后沈蒲扇、草袋制作技艺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手艺人章锦平:“我感觉很可惜,经过这么久的历史传承,如果草袋、蒲扇就这样没了,大家都很心痛。我们想将草袋、蒲扇再进行改良,做成工艺品销售出去,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