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测速注册_缙云:不要小瞧这铁质垃圾桶 他挖到了“金矿”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0月25日讯(记者 陈伟新) 关于胡世杰这个年轻人,缙云职业中专的老师多次提及,说他在垃圾桶方面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让我产生了一种好奇心,甚至有急切拜访的冲动。
深秋的一天上午,在缙云经济开发区碧川路的一个工厂门口,我们终于见到胡世杰,一个看上去比想象中更有精气神的小伙子。
在老师面前,胡世杰可能有一些小拘束,刚开始还轻声细语,说着说着话语就多了,特别是说到开发生产垃圾箱等新颖环卫产品时,侃侃而谈,眉宇之间流露着满满的自信。
一种坚韧不拔的拓荒精神,一种锐意进取的拼搏勇气,说的就是眼前这位浙江迈创工贸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胡世杰。
1988年,胡世杰出生在方溪乡北坑村道蓬坑自然村,那是一个被崇山峻岭包得严严实实的山窝窝里。在大仓山隧道贯通之前,要去一趟县城都很不容易。父母是地地道道、忠厚老实的农民,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养成了一种“山里人”诚恳、善良的品性。
2002年,胡世杰在缙云职业中专就读机电专业。在校期间,他的成绩虽然没有出类拔萃,但对专业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对实践课程也非常用心。
走上社会后,胡世杰在就业、创业的路上,有时迷茫,有时彷徨,有时甚至不知所措。但他的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以奋斗的姿态“出人头地”。
2013年,胡世杰再次创业,上一次是开实体店,这一次是开网店。
他与许多人一样做淘宝,感觉很潮流。刚开始,他在网上卖土特产、卖健身器材。由于这些产品竞争激烈,胡世杰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经过摸爬打滚,让他掌握了不少知识和技能。
一天,胡世杰来到永康前仓的一个朋友家。聊天中,朋友说做环保产品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回来后,受到启发的胡世杰马不停蹄开始了解市场的环保产品,联系工厂,寻找货源,很快就把垃圾桶、垃圾箱等产品摆到了网店上。
没想到,垃圾桶、垃圾箱一亮相就卖火了,特别是铁垃圾桶,光这一项,2014年的一个月能够卖出700-800个。
有些创业者的判断力常常令他人惊诧,他们总是能在别人还不知道北的时候,就能凭直觉判断出方向,就如胡世杰。
胡世杰在市场中发现,铁质垃圾桶与塑料垃圾桶相比,更加坚固耐用,易固定于一些街道或广场外,重量大,不易移动,与周围的环境更容易协调、统一。而且,铁质垃圾桶对生产要求更高,如果能够掌握其核心先进技术,更容易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2015年的一天,没有鲜花、没有剪彩,在一间租来的车间里,开启他们铁质垃圾桶的生产。
材料、设计、加工……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起点,一切的一切都是探索前进。当看见第一个自己亲自打造出来的铁质垃圾桶时,甚至有不少缺点,可大家心中都非常兴奋。
到这一年的年末,他们的产量达到了2500个,达到中等工厂的生产规模。
一个企业的发展往往在某个关键点,迎来转折。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关键点在什么时候出现,或者即使发现了,也要看看创业者有没有一锤定音的胆识。
几年前,也是一次聊天中,他得知一种刚刚面世的6米长激光切割机设备,据说该设备优点非常明显。
比如在板材的取材上,传统的做法:一块铁皮,只能截取五块大料,其余为小料,甚至是废料;通过先进设备的设计,可以截取七块大料,做到原材料的“最大化的利用”。
又如,按照传统的机械生产,铁皮边的打磨容易有瑕疵,而通过先进设备的生产,铁皮的边基本上是完美的。
实践是硬道理。
胡世杰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实验,发现使用设备后效果果然不同一般。
一问价格,一台设备要价40多万元。这对刚刚起步、白手起家的小工厂而言,是个大数目。
“宁可贷款,宁可节衣缩食,先进设备必须上。”面对他人的迟疑不决,胡世杰斩钉截铁,一下子引进了三台。
自从有了先进设备,公司的生产线立即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原材料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大大节省了成本;二、冲床这道工序也不要了,生产安全、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是企业发展的‘硬核’,是‘生命线’,是我们企业‘弯道超车’的关键。”胡世杰如是说。
在他的工厂展示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环保产品,按照材料分类,有钢木垃圾桶、钢板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铁质垃圾桶、塑料垃圾桶等,按照式样,除了传统外,有广告垃圾桶、地理垃圾桶等,还有垃圾亭、垃圾车、垃圾屋等。
为让“垃圾桶们”走上更多更大的市场,胡世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线上”,按照他们多年来传统做法,继续推进电商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线下”,主要以批发为主,产品成了杭州、昆明、武汉等许多城市环保美丽事业上的很好选择。同时根据客户需要,公司开展相关“定制”业务。
目前,公司的事业线进一步扩大,还生产户外休闲椅、实木、塑木花箱等等。
据悉,胡世杰掌舵的浙江迈创工贸有限公司的产品为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辛丑(2021)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贡献了“环保”和“美丽”。
几年间,胡世杰的事业已经成了行业里的翘楚。
胡世杰,今年34岁。
他在去年的时候,买下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工厂。
他学习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息,学习了总裁研修班等系列课程,使自己更具有全球战略眼光、战略思维、管理创新能力。
目前,缙云职业中专多名校友,在他的企业里从事管理、技术主管,收入不错。
他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同时给他们送上了寄语:
认真、细节、高效。
学习也一样。
就业也一样。
创业也一样。
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专创办于1983年,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自费兴校、不断开拓,在百亩荒沙滩上,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农村职业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中职名校等荣誉。
学校以“鼎文化”为核心,坚持“立人至善立业至精”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管人制度理事”的管理理念,致力成为“两山理论实践者、乡村振兴开拓者、职业技能传承者、创业创新孵化者、特色文化推广者”。
办学36年来,向社会输送了22000多名中、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5000多名,使缙云县的苦力型劳务输出实现了向技术型劳务输出的转变。据统计,学校毕业5年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达到了37%,宁波、温州、义乌、石家庄等多地缙云商会的会长均为该校校友。《中国教育报》《职业》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的“校友经济学”经验。《缙云报》《缙云播报》等陆续推出“缙云职业中专校友风采”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