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注册开户_95后英语老师带乡村孩子跳街舞,拿下3项省级比赛一等奖
95后的桂思雅老师在遂昌县应村乡中心小学教英语,这是一所乡村小学,四分之三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爱好跳舞的她,从5年前开始义务带着学校里的一群孩子学跳街舞。没有舞蹈室,就在教室、操场上练习;经费有限,就自掏腰包……如今,孩子们拿下了3项省级比赛一等奖,也变得更加自信。
英语老师教“山里娃”跳街舞
遂昌县应村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希望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六个班级,小学部仅有125名学生。
2017年,毕业于廊坊师范学院的桂思雅到应村乡中心小学任教小学英语老师。由于会跳舞,刚到学校第一年,学校就派给桂思雅一个“特殊”的任务,让桂思雅担任学校拓展课堂的音乐老师。
“虽然我会跳舞,但我不擅长教音乐啊。”桂思雅对于这个特殊的“任务”哭笑不得,但还是接了下来。几节课教下来,桂思雅感觉自己实在无法胜任,还不如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孩子们跳舞。于是,她向学校申请将音乐课换成舞蹈课,并希望成立一个舞蹈社团。考虑到桂思雅的舞蹈特长,学校同意了她的申请。
桂思雅虽不是专业的舞蹈老师出身,但她从小就学习各种类型舞蹈,对于这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孩子们来说,指导他们也算游刃有余。社团方面,桂思雅招募了15名身体协调性较好的学生,教她们跳一些如民族舞、啦啦操等基础性舞蹈,孩子们也兴趣十足,跟着这位英语老师学起了舞蹈。
社团成立后的第二年,桂思雅就带着学生们参加了丽水市第八届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备战两个月,他们学习了三套操,对于一群毫无基础的学生们来说,这个过程十分艰辛,但每个学生都尽力去练习。最终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虽然不高,但对于她们来说,这是逐梦舞台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里,桂思雅每年都带着学生参加市里的健美操比赛,还在健美操中融入各种街舞元素,让常规的表演更加酷炫。“他们跳得越来越好,名次也越来越靠前。去年的丽水健美操比赛中,还拿到了乡镇小学甲组第二名。”桂思雅说,不仅如此,在2020年浙江省健美操锦标赛小学甲组中,三个街舞项目都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舞蹈让孩子更自强、自信
应村乡中心小学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供学生练习舞蹈,只有一间旧的音乐教室,平时学生们就在音乐教室里排练。“比赛时一支队伍有16个人,但音乐教室容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先在室内把动作练好,再到室外的操场上排练。”条件虽然简陋,但每个孩子都非常努力去练习。
“只要有比赛,我们就会提前三个月进行练习。利用大课间、晚自习之后的时间,保证每天最少两小时的训练。虽然很辛苦,但只要我说练,他们就马上起来投入训练。”桂思雅在这群山里的孩子身上,看到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与力量。
有一次比赛前的一个晚上,三年级学生周可欣突然哭了起来。原来那段时间排练的舞蹈中有一个地面翻滚的动作,由于反反复复练习了很多遍,导致周可欣后背产生了淤青。“她感觉一直很痛,但因为要比赛,所以忍着没说。”桂思雅告诉记者,平时在家父母比较宠爱周可欣,但练习舞蹈让她变得越来越坚强。
不仅如此,通过参加比赛、演出,这些山里的孩子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并且在越来越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学了五年舞蹈的学生杨丽娟,不仅发现了自己的舞蹈天赋,而且性格上也有非常大的转变。杨丽娟说,“我从完全不懂跳舞,到现在可以跟着视频自学舞蹈,我的进步越来越大,我非常欣喜舞蹈给我带来的改变。”而在刚进舞蹈社团的时候,杨丽娟还是一个内向、走路都不敢抬头的学生。
日复一日的舞蹈训练,让孩子们的协调性更好,对于舞蹈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有时我出差在外,只要把舞蹈视频给他们看,他们就会自己研究如何分解动作,如何打节拍,然后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学生进行练习。”桂思雅说,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懂得如何主动学习研究一件事,虽然在社团花费了一定时间,但在文化课程上,他们的成绩也没有落下过,也正因如此,家长们也都很支持孩子们跳舞。
2021年6月,“希望工程·街舞联盟筑梦基地”在应村乡中心小学挂牌。如今,不仅是舞蹈社团的孩子们会跳舞,全校学生在桂思雅的带领下,开始在大课间融入炫酷的街舞元素,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之余劳逸结合、强身健体,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