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网址_庆元之颠—风水·廊桥
- 第1天
- 2015-12-24
G25长深高速
—浙江通往福建龙庆段省际收费站
龙庆高速公路,是浙江省丽龙高速公路的延伸线,其主线长54.293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浙江段的组成部分,《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高速公路主骨架“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之“一连”,与福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三纵四横”中“一纵”(松溪至建瓯高速公路)相衔接;规划中的云景高速公路是龙丽温(泰)高速公路的一段,全长11.303公里,是我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2003-2010)》所规划的“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网“十八连”中的一连。
2013年6月25日晚8时,历经3年修建的长春至深圳国家高速公路龙泉至庆元(浙闽界)段正式通车了,结束了庆元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也使得丽水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全面融入了全省“四小时经济圈”。这意味着庆元结束了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开启菇乡幸福之路、生态之旅。
龙庆高速的竣工通车,不仅结束了边远山区人民“望山兴叹”的历史,极大地便利了浙西南地区群众的对外沟通和联系,而且打通了丽水的入闽出海通道,进一步密切了浙西南与海西经济区的经贸联系,为丽水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对丽水参与区域合作,加快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里山最青、水最绿,连空气都带甜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庆元县委书记杜光旻说,欢迎杭州人来庆元,一边享受洗肺,一边旅游度假观美景。
“天天星,打落钉,落钉桥,安桥苗,桥苗囡,真光生…”宛如天籁般的童谣自村尾的廊桥响起,半落流云半落水,浮动了一村的氤氲。这桥、这歌始于何时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只有斑斑驳驳的板桥默默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内化为美丽的乡愁……
在老家庆元,廊桥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妇孺皆知的名字—风水桥。除了交通的功用之外,世世代代的村民将其视为关乎人的祸福、家族的盛衰、村落兴败之“风水”,成为当地人生命中一种具有神奇力量和无限想象的文化之舟,承载了千百年来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理想的追求、审美的表达、信仰的寄托、未来的期待…成了地方文化或村民形象的象征。
建廊桥于水口,既能方便交通出行,又能留住“风水”,自然成了各个乡村相互效仿、乐此不疲的最好选择。这一点从保存至今的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的“举溪古貌全图”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此次朋友们相约来庆元游玩,自然少不了去踏行庆元廊桥。
行车路线
G25长深高速至庆元收费站下高速,根据导航首先去到月山村,然后大济,最后再回到庆元县城去参观廊桥博物馆。
第一站:月山村
“半月烟居半月山,松篁荫翳抱东环”月山又名金乡、东庄、举溪、举水,东距庆元县城57公里,海拔820米。因村后山有一弯呈半月形毛竹林,村前的小溪也呈弧形,民居沿溪建造自然也呈半月形,两个“半月”恰好合成一个圆月而得名。
这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龙桥。
这是迄今发现有确切纪年的时代最早的木拱桥,廊屋的设计特别精美,集楼、亭、桥为一体,桥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与近旁的马仙宫殿互相映衬、成趣生辉。南端设桥亭,三面通衢,穿亭而过是连接闽北古道。桥中心间设神龛,供奉平水王。如龙桥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功能完备,是浙南闽北编梁木拱桥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步蟾桥
该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1916年)重建。古人对该桥的命名颇具用心,蟾宫古代指月亮,而月山村因其形似月,而喻之仙境,从南门进入月山之地必经此桥,意取步入蟾宫,更有蟾宫折桂之意,故称步蟾桥。
第二站:大济村
庆元县大济村,有一座现存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廊桥—双门桥。据记载,双门桥原名临清桥,在大济吴氏先祖定居大济之前,大济村就有临清和莆田两个社庙,分别设在当时的临清桥和莆田桥上。
第三站:廊桥博物馆
该馆位于庆元县石龙街水上公园内,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博物馆陈列以“人间彩虹,梦幻廊桥”为主题,包括梦回廊桥、巧夺天工、人间彩虹、情有独钟、牵手廊桥等五个单元,展示廊桥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中国庆元廊桥博物馆,重点剖析廊桥与自然、廊桥与人文的关系,充分展现这一山地人居所特有的文化遗产,合理运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强化陈列展览的互动性和观众的参与性。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嚣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乡村是淡雅的美。生活处处都有美。
找个时间,约上三五好友来庆元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