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21年的温情守护:这才是爱情的模样!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海……”歌曲《你是我的眼》,不少网友都熟悉。因为,除了美丽的旋律外,歌词里描写的那份不离不弃的爱,也让不少网友为之感动。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对夫妻,两人没有互相说过一句“我爱你”,妻子却21年如一日,温情守护瘫痪在床的丈夫,用行动诠释了爱情的模样。
突发意外,丈夫受伤致瘫
早晨5:00,天刚蒙蒙亮,67岁的张仲芬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做早餐,给丈夫吴启问擦洗身子、更换衣服,帮他从床上移出来吃早饭……做完这些,她已累得满头大汗。
张仲芬、吴启问夫妇是大源镇联谊村土鱼坑自然村人。2001年,吴启问遭遇意外交通事故,经抢救虽保住性命,却伤及颈椎,导致高位瘫痪,从此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两个女儿在县城打工,在她们的劝导下,出院后张仲芬忍痛丢下老家的一切,在五云街道官店村租房住下来,便于吴启问就医,也方便孩子们探望。
“家子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她身上,就连父母过世我都没能回去看上一眼。”吴启问虽然卧床多年,但思维依然清晰,看着日夜操劳的妻子,心疼不已,一再重复是自己拖累了家人,他眼含热泪说:“这些年来,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不离不弃,悉心照料21年
瘫痪后,吴启问一度无法接受,情绪消极。张仲芬心里也很难受,但她明白,丈夫的命保住了,就是天大的幸事。她鼓励丈夫,只要她还在,这个家就不会散。
每天,她耐心地为他洗脸、擦背。长期卧床易长褥疮,张仲芬就定时为他翻身清洗。起夜、盖被、喝水,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及时帮他更换。尽管卧床这么多年了,家里没有异味,吴启问身上从没有长过褥疮。
为了防止肌肉萎缩,每天一有空张仲芬就给他僵硬的身子做按摩。一日三餐,体重100余斤的她,坚持把170斤的丈夫移下床,再从床上移到椅子上,并借助椅子移步到餐桌边坐着吃,无力使用筷子,就喂他吃。
夫妻俩一直务农,没什么积蓄,吴启问卧床后,家里的经济来源没了,日子过得紧。勤劳的张仲芬租田地种蔬菜,节省开支。
她从厨房拎来菜篮子说,这是上午摘回来的茄子、豆夹,田里还种有南瓜、黄瓜等,每样种一点,一年到头全家的蔬菜基本不用买。
家里离不开人,多年来,张仲芬除了掐好时间去田地种菜外,几乎没有外出远行。
采访中,吴启问向记者说起了一件令他特别感动的事。
外甥女在杭州工作,2016年生了孩子办喜宴,亲戚们约定同去贺喜。家人劝说张仲芬一起去,借此机会体验一下刚开通的高铁,顺便走出家门散散心。白天,邻居说好帮忙照料。晚上,女儿下班就来陪同。她心动了,中午一切安排妥当后,出发去杭州赴晚宴。
令吴启问没想到的是,晚上8点张仲芬出现在眼前,一时间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在吴启问的再三追问下,张仲芬道出了实情,说放心不下他,晚宴开始半小时就一个人提前赶回来了。
“她把我装进了心底里。”吴启问感慨道。
爱如阳光,照亮生活沟坎
吴启问小学毕业,好学、长进,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卧床后,女儿帮他订来《处州晚报》,还特意申请了免费赠送的《缙云报》,让他通过报纸新闻了解外面的动态变化。
每天中饭、晚饭前,张仲芬把他移下床,坐在定制的椅子上,给他带上老花镜,将报纸摊放在床上,开始看报。
“《缙云报》报道的是我们身边的新闻,每一期我都仔仔细细看。无法久坐,一次看不完,下一次接着看,是我的精神食粮。”吴启问知道记者的名字后,还打趣地说,“我经常在报纸看到你写的新闻报道,给你点赞。”
谈及妻子这些年所付出的艰辛,吴启问说,是她的无怨无悔坚守,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这辈子与她做夫妻是我的福分,不幸的万幸。要是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要是没有她,也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家。”
71岁的吴启问,身体每况愈下。“去年7月,他前后多次突然昏厥,幸亏离医院近。有了这样的惊吓后,女儿不同意我们继续在外租住。”在亲亲家园女儿家,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张仲芬不时给他做按摩、喂开水。
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
张仲芬用21年的相濡以沫,诠释了爱情最美的模样。
“照顾他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不管怎么样,只要我能动,就会继续坚持下去。”说这话时,张仲芬平淡的语气中透着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