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平台_丽水打造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升级版
古树名木是活的历史,是先人留下的绿色遗产。丽水市共有古树名木54794株、古树群1135个,数量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其中主城区内的147株古树名木更是承载了丽水百年城市记忆。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立足“1+N”体系,着力打造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升级版。
城区古树分布图
“1”:坚持用系统性思维守好
“古树名木保护”1条主线
坚持摸清底数,建立电子信息库。近期,市建设局完成古树名木新一轮“体检”,开创性运用生长锥进行树龄测定,实现GPS定位全覆盖,把坐标精度提升到厘米级,形成集资源数量、年龄、种类、树木规格、分布状况、健康状况、权属、责任单位、海拔、位置、保护级别、现状照片、空间分布、树种状况、树木状况、树木生长状况、树木尺度状况、树木场所状况、树种显著性及景观评价等内容的电子身份信息库。
香樟公园
坚持保护优先,城市建设先过“树评”关。城市建设与古树名木保护容易产生冲突,在“树让路还是路让树”的问题上,我市因地制宜,坚持城市建设先过“树评”关。如莲都区岩泉街道凉塘村,为保护44株原生古香樟,将樟树群所在地27252平方米土地性质变更为绿化用地,道路做线型调整,增加道路建设投资2000多万,并以樟树群为核心打造香樟主题公园,城市建设从以往的“伐木开道”变为打造“树绕城”城市景观。这种“丽水做法”被新华社、法治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并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艾莱依共享公园
坚持全民共享,推动社会参与爱树护树。今年,市建设局举行城市古树名木挂牌暨认养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发动企业和爱树团体对古树名木开展认养,大大增加保护队伍能量。如艾莱依集团为保护园区内古树,出资建成1.3万平方米的共享公园,现已成为网红打卡热门地点。
艾莱依共享公园
“N”:坚持用创新性思维开展多方面价值研究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文化中极为独特的价值载体,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承载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和自然价值。我市坚持创新性思维,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利用,逐步推进古树名木在生态、经济、科研、历史文化、美学景观、社会公益等“N”方面的价值转化。
路湾古樟
景观价值方面,丽水市运用程式专家法,对城区147株古树名木进行了景观价值评价,总体呈正态分布。26株低于 60分,22株在60-65分之间,46 株在 65-70分之间,41株在70-75之间,超过75分的有12株。总评分在 60 分以下的占17.68%,超过60分的占总数的82.32%,其中超过70分的占36.05%。
景观价值是城市古树名木重要的评价因子,景观价值评价对于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利用起到关键指导作用,对于哪些需要重点保护、哪些可以景观再利用可以做到精准发力,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再升级。
评分正态分析
生态环保方面,我市以城区古树资源为基础,对古树在长时间维度上的固碳规律和碳储量进行研究,建立长期固碳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古树名木保护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和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和态度,为政府开展古树名木有效监督、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协调古树名木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