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平台首页_龙泉青瓷的装饰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 “鱼”?
鱼的装饰在中国古代中出现较早,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陶盆中就出现过,是先民们祈福氏族子孙繁衍昌盛的象征;汉代时期,鱼纹出现在铜洗上,经常伴有“保子宜孙”、“富贵昌宜……”等铭文,唐宋时期,金银器、陶瓷器、铜镜等各种材质的器物上就有较多鱼纹的出现,形成一种常见的装饰纹样。
“鱼”和“余”谐音,所以期盼收成的“年年有鱼”成为人们美好的愿望。鱼从而具有了“富足有余”的含义,视为吉祥美满的象征。
双鱼洗是元代最常见的青瓷品种。其它还有如大盘、大碗、大罐等型器,器物圈足更大更厚,这是因为当时元朝皇室喜爱食牛羊肉而出现的特殊器型。元代的特色之一,露胎装饰,而且大量龙泉窑青瓷销往海外,比如小壶、小罐、双鱼洗、鱼形砚滴等。
明代的早期,龙泉大窑窑址出土了皇室订烧的御用青瓷器皿,釉色呈现梅子青,釉层较厚,而且制作工整。鱼纹装饰的龙泉窑青瓷使耳目一新,类型有模印鱼纹、露胎鱼纹、刻划鱼纹、雕塑鱼纹等等。其中模印鱼纹是最常见的。
刻划鱼纹
雕塑鱼纹
最传统的装饰方法是刻划鱼纹。宋代的刻划双鱼,生动地再现了鱼儿在水中游弋的姿态。通常一对鱼儿头尾相对,犹如正在划水嬉戏。虽然图案布局简洁,当时却能让人浮想联翩。
宋 双鱼耳瓶
甚至有用鱼纹作器物双耳。先用模印,之后对称地粘贴到器物两边。通常鱼形施釉较厚,虽然鱼纹并不是很清晰,当时整体造型塑造的非常生动。双耳装饰在素面瓶上,让器物显得更加的典雅庄重。还有元代双鱼耳炉,其鱼纹纹络清晰,鱼耳装饰头朝下,尾朝上,显得非常精致。
元 双鱼耳炉
龙泉窑青瓷中的鱼纹在元代是最为突出的,主要为模印与雕塑。虽然装饰技法不多,但鱼儿的特性表现淋漓尽致,鱼纹的器型也占有很大比例。宋代鱼纹多为刻划法,或是用来装饰瓶的双耳。早期刻划风格继承越窑的精细与流畅,晚期以素纹为主,明清两代鱼纹不多见。
宋 塑贴双鱼纹洗
龙泉窑青瓷中的鲤鱼纹,是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鲤鱼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在古人眼中,鲤鱼是传递书信的吉祥之物,在信息交流的困难时期,书信往来是非常值得庆幸的。
元 模印四鱼纹大洗
我国民俗文化中,关于鲤鱼的传说很多。如“鲤鱼跃龙门”、“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传说有条金背鲤鱼,借助黄河浪峰,跃上龙门,瞬间变成金龙。所以在等级森严的时代及发展阻隔的社会,人们常用“鱼龙变化”来表达改变命运及身份的期望。喻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塑贴露胎四鱼纹洗
唐朝时,鲤鱼更是身价百倍。因为李姓皇帝与“鲤”字同音,让鲤鱼顿时尊贵了许多。史书中记载,唐朝时兴以鲤鱼为佩饰,甚至兵符也改用鲤符,百姓捕到鲤鱼时必须放生,民间也避讳“鲤”字,鲤鱼在此时被奉为神物。
元 龙泉窑鱼形水盂
漂亮的鱼纹不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意味着吉祥祝福,如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祥瑞之物。而随着如今技术的不断提高,匠人们不断精益求精,鱼纹饰在龙泉青瓷中的运用愈加娴熟精巧。
来源:本土久久、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