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图注册网站-更新
-
星图注册平台_缙云:援疆人才 守望相助 万里携手绘”疆”来
星图注册网站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22日讯(通讯员 孙伟成 杜益杰)胡瑞基,丽水市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浙江省第十批援疆教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援疆支教期间,任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教科局教研员(挂职)。曾获县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科技辅导员、“丽水之干”先锋人物、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人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个人。 浙疆两地学生同诵中秋节诗歌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这是中秋节时,浙江丽水与新疆新和的万名学生“云端”同诵祖国、共迎中秋时的一幕。他们挥舞着小红旗,一起高歌《大中国》,并用标准的普通话表演儿歌《中秋节》。标准的“国语”跨越千山万水,传递着各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景。这项活动的成功开展,源于浙江省丽水市援疆教师胡瑞基的不懈努力。他远赴万里之外的新疆,为各民族孩子的交流交往交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守望相助,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胡瑞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胡瑞基要求自己做一个有担当、勇奉献、敢坚持的共产党员。 得知浙江省第十批援疆教师开始报名,他在第一时间向组织提交了申请报告,希望去新疆当一名支教老师。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缙云县的胡村小学和碧川小学有了4年的支教交流经历。 在进疆之前,胡瑞基与万里之外的新疆新和县丽水小学对接工作,同时和援疆教师团队一起为新疆师生进行云课堂直播,介绍丽水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 课堂直播的仙都美景吸引着新疆小朋友 在胡瑞基的牵线下,新和县丽水小学的学生们与援疆团队老师一起走进仙都风景区,一起观赏远古火山造就的世界奇观,共同寻根问祖,探寻黄帝文化。远在新疆的孩子们通过观看云课堂直播,深深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儿女不论身在何处,不论哪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谈起进疆前的系列活动,胡瑞基说:“通过直播,我们让新疆的孩子了解浙江丽水的特色文化,了解中华黄帝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让各民族关系更加和睦,生活更加和谐幸福,这是全国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最美好的愿景。” 心手相牵,搭建民族团结同心桥 胡瑞基和结对的维吾尔族孩子 在新疆新和县,寒冬的气温下降到-8℃,胡瑞基带着维吾尔族孩子们去商城买了厚厚的冬装和暖暖的新鞋子。 四年级的麦克迪耶・尼亚孜好奇地问:“胡叔叔,你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呀?”他笑着说:“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有责任呵护你们健康成长。” 胡瑞基现在有七个负责照料的维吾尔族孩子,其中两个是跟他结对的孩子,另外五个是在他的联系下跟浙江爱心人士结对的孩子。在新疆,他主动担负起了照看这些孩子的责任,定期去学校看望,定期到孩子家里进行家访,给孩子们送去书和牛奶等。 “用真挚的心,让这些孩子的生活变得更暖,让这些小小‘石榴籽’在关爱下健康成长。”在他的带动下,丽水援疆教师徐智霜成为爱心团队的第三个成员,先后有18位浙江的爱心人士和在新疆的援疆干部加入到了爱心团队,与21位少数民族孩子结对,为新和当地少数民族孩子捐钱捐物20多万元。 胡瑞基是新和县“红柳・绿谷”总工作室主持人,负责新和县18个工作室的教师培育“传帮带”工作。他深入调研走访新和县乡镇和农村学校,指导当地教师900多人次,工作认真细致扎实。 胡瑞基在走访的路上 由于一个拼音字母的发音问题,他顶着40℃的烈日,骑着自行车到乡镇小学对老师进行指导纠正。他通过自费购买课程和向浙江各地市征集学习资源,为新疆老师进行了40000多分钟1000余课时的直播课,参与观看学习的老师超过21000人次。 胡瑞基借助新疆地形特点,解释“时区与时差”教学难点 他还通过师徒合作,在远隔万里的新疆,为浙江的孩子们上“丽疆时差”科学直播课,吸引了来自莲都、缙云、青田、庆元和新疆的2000多名师生在线观看,获得100多万人次点赞,为民族团结进步架起了交流交往交融的“同心桥”。 文化传承,共筑和谐美好新家园 新疆新和县的维族同胞普遍不会说国语,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何破解当地“国语”这一难题,在丽水市援疆指挥部和丽水市教育局的指导下,胡瑞基和他的团队创新教育援疆思路,推出了新疆阿克苏地区首个国语推广活动专栏《我是朗读高手》。 之后,丽水援疆教师团队又推出两个子活动。“我在浙江,为你朗读”活动吸引了浙江丽水、杭州、宁波、衢州、舟山等地120多位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和朗读爱好者主动参与;“我教爸爸妈妈学国语”亲子朗读活动带动了新疆新和县超过5万多个家庭积极进行国语学习。 参加“我是朗读高手”活动的维吾尔族孩子领到了稿费 丽水援疆教师团队还依托“浙江新闻客户端”联合开设“我是朗读高手,浙疆一起读”国语推广专栏,组织浙疆两地青少年一起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致力培养各民族青少年家国情怀。自推出专栏以来,每一期活动的阅读量均超过30万,推动浙疆两地文化互动,推动民族文化交融创新。 “我是朗读高手”目前已推出2000多期国语朗读作品,从第一期活动开始,胡瑞基就亲历亲为,每天坚持开展国语推广活动。如今,在新疆新和县已是家喻户晓,吸引了5万多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和10万多少数民族民族同胞积极参与学习国语。以文化人,润物有声。文化援疆的深入推进,加强了思想交流、人文交流和情感交流。该活动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纳入“百校十万‘石榴籽’工程”,成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典型案例,“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丽水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30多次专题报道。 跨越千山万水,经历春秋寒暑。胡瑞基老师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将民族团结与援疆支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多方面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谱写出一曲最美的援疆赞歌。September 23, 2022389 0 -
星图注册平台_缙云:乡村美如画
星图注册网站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22日讯(通讯员 吕建明) 雨后初霁,晨雾弥漫,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白云深处,阡陌纵横,乡间村居,若隐若现,美如仙境。日前摄于壶镇羊上岭。September 23, 2022314 0 -
星图注册平台_缙云:枫林红满园
星图注册网站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23日讯(通讯员 晓晓)相思回味谁更美,彩蝶红叶激情酣。又到赏枫季,旭山路桥下的树林中枫叶正红,在阳光的映照下特别绚烂。11月20日摄于旭山路。September 23, 2022462 0 -
星图登录网站_缙云县新碧初级中学:亲青帮法治宣讲活动进校园
高德测速缙云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促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11月18日,由共青团浙江省委、共青团丽水市委、丽水市亲青帮青少年权益维护服务中心、共青团缙云县委主办的“三禁三防三自”暨亲青帮法治宣讲活动走进缙云县新碧初级中学。 活动伊始,缙云县司法局政治处主任郑伟金作开班动员,他指出,法治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健康向上、遵纪守法、善良感恩的人。 随后,团市委普法宣讲团讲师郑夏啸运用游戏引入以《莫让花季变花“悸”》为主题的普法课程,郑律师通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讲课方式,为学生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普法课堂。并运用生动案例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诫同学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学会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September 23, 2022327 0 -
星图登录_缙云:330国道改建工程首条隧道贯通
高德测速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22日讯(记者 刘迪康 陈柯宇) 好消息!日前,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交界段改建工程首条隧道沙田头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又完成关键一步,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下午,伴着礼炮声,沙田头隧道左洞进口处举行了贯通仪式。 工程项目经理张涛说:"沙田头隧道的贯通以后,能保障沙田头大桥后期的建设,还能保障沙田头这块区域交通的正常通行。" 自2020年3月27日开始隧道爆破施工以来,工程建设团队积极克服了疫情、天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确保隧道如期贯通。张涛还告诉记者,工程为了抓牢进度,还增加了不少了人员和资源投入。 据了解,2019年8月1日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交界段改建工程正式动工,工程总里程为23.276千米,总投资为17.3亿元,建成后将有效带动金衢丽产业带发展,对加快浙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全线共有隧道3座,单幅洞宽为10.25米,全长共计1.8公里,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此次贯通的沙田头隧道是该工程的起点隧道,是项目建设的节点性工程,它的顺利贯通,为下一步的施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项目总体工程完成81.2%,路基工程完成96%,桥梁工程完成90%,隧道工程完成72%,计划于2022年7月建成通车。 工程指挥部工程科副科长李挺通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兰口隧道左右洞、小洋弄隧道左右洞、沙田头隧道右洞的施工进度,加快隧道工程全线贯通。同时,还将加快沙田头大桥等主线桥的施工建设,尽快完成330国道改建工程的全线贯通。”September 22, 2022339 0 -
星图登录测速_厉害了,缙云县紫薇学子在省经典诵读大赛中获一等奖
星图注册网站1 2 3 缙云新闻网讯 “这是太阳底下最嘹亮的歌声,这是我们心中最永恒的信念……” 11月15日,浙江省2021年“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获奖名单公布,由缙云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编排报送的经典诵读节目《信念永恒》喜获一等奖。 红色经典《信念永恒》的朗读者为缙云县紫薇小学五(1)班学生丁一笑。“从那时起,信仰就是我们队伍高扬的战旗;从那时起,信仰就如同血脉融入党的肌体……”丁一笑同学以饱满的情感诵读《信念永恒》,表达中国人民坚定追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送上诚挚的祝愿。 忆峥嵘岁月,记革命情怀。参加经典诵读大赛,虽然付出了辛勤努力,却是给了丁一笑同学一个充实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爱国情怀的升华。“共产党为我们开天辟地,带领我们走进第一百个绚烂的春季……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丁一笑如是说。 据悉,浙江省2021年“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是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由省语委办组织开展。从2021年5月至11月,经过初评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产生了本次大赛获奖者。September 22, 2022321 0 -
星图:_品味农耕 助力“双减”
星图注册网站缙云新闻网讯 为助力“双减”,11月20日,紫薇小学二(5)班的小朋友们来到舒洪镇洪岭脚村的地缘农场,踏上了品味农耕的秋收之旅。 part one:挖红薯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田野,四处一片绿油油的,同学们赶紧拿出铲子锄头等工具,争先恐后地冲进红薯地开挖。 同学们分工合作,仔细的同学沿着蔓藤找番薯的根部,力气大的同学负责挥着锄头挖泥土,还有的同学攥蔓藤.......由于掌握了挖红薯的经验,再加上配合得默契,不一会各个小组都挖到了满满的一大篮子红薯。 part two:打麻糍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吗?”随着引导员的一声提问,同学们开了今天研学活动的第二个主题――打麻糍。 只见工作人员把煮好的一大盆糯米倒入石臼,“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饱满的糯米颗粒,接下来需要用舂头不停地舂捣糯米饭,越糊越好”。引导员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已经整齐地排好了队伍,开始轮流舂捣,瞧,一个个都是大力士! 捣好的麻糍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热乎乎的麻糍,吃在嘴里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 part three:学做窝窝头 紧接着开启了当天的第三个活动项目――“学做窝窝头”。窝窝头又叫“番薯竹碗”,是缙云的知名小吃,形状像倒扣的“碗”。 窝窝头的材料是番薯粉、番薯淀粉、面粉、红糖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捏成像“碗”的面胚,随后放入蒸笼蒸熟后便可食用。 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先拿起一小团面,把这团面揉圆,再捏成魔术帽的形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里面掏空。可是别看这么简单的步骤,做起来可难着呢!不是裂了就是塌了,不过最终在老师家长的帮忙下,终于也做的像模像样,并且还发挥了想象,有乌龟造型、有棒棒糖造型、有奥特曼造型,丰富多彩。 当天的“品味农耕助力‘双减’”活动,既增长了见识又享受了美食,在这样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同学们更是满载而归。September 22, 2022324 0 -
星图平台_落叶飘零自成景
星图注册网站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22日讯(通讯员 晓晓)旭山路桥下,有一片小树林,因在公路边很少有人光顾,落叶积满小径,冬季秋景,枫红杏黄,绚烂多彩,慢品慢赏,悠闲自在,怡然自得。日前摄于旭山路。September 22, 2022343 0 -
星图测速注册_“双减”之下,学做智慧家长,护航孩子成长
高德测速缙云新闻网讯 “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父母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长;家校协同,才能真正让“双减”政策发挥作用,真正让孩子从中受益。11月19日,缙云县长坑小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家长学校如期开班授课啦!在美丽的校园里,家校同心,携手同行,爱意在冬日暖阳中缓缓流淌。 蔡黎明校长就如何在“‘双减’之下,学做智慧家长,护航孩子成长”,同家长朋友们一道探讨。在交流中,蔡校长指出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服务。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教育不能单纯寄托在学校,作为家长也有陪伴、管理和督促的责任。接着,就家长朋友关心的教育孩子的策略、方法,蔡校长结合自己培养女儿的经验,用鲜活的案例、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条分缕析而又通俗易懂,向与会家长传递科学的育人理念:培养习惯,养成自律;以身作则,上行下效;重视陪伴,共同阅读;发现问题,督促学习;树立理想,奋勇拼搏。最后,蔡校长最后希望家校牵手,共创孩子美好未来:作为家长,能用行动向孩子诠释什么是道德、良知、信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孩子们眼里最好的“活教材”。 田芷瑕副校长也与家长朋友就孩子的寄宿生活、安全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加强疫情防控、注意交通安全、谨防网络诈骗、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随后,分班级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与家长朋友们单独沟通,分享育人方法,引导家长关心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开班太及时了!‘双减’来了,我们家长说实话有点模糊,具体要求是什么,要改变什么,作为父母能做些什么。这次听蔡校长、田副校长的讲座,自己头脑里开始明确起来,也有路数了。今后自己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全面发展,成为‘双减’政策真正的受益者。”四(1)班的王奕蒙妈妈说道。September 21, 2022330 0 -
星图:_缙云:残币回收进村镇 服务群众零距离
星图注册网站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11月23日讯(记者 丁思文)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缙云县支行组织辖区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开展“现金服务提质效 残币回收进村镇”集中宣传日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宣传手册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反假货币、不宜流通人民币等人民币相关知识。工作人员还结合人民币实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群众讲授了识别假币的基本方法,并耐心地解答了大家对假币识别的各种疑问。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我终于可以给母亲一个交代了。”吕女士拿着兑换的崭新人民币高兴地说道。前段时间,吕女士的母亲在家中找到几张已经退出流通的第四套80版人民币,让吕女士帮忙前往银行兑换。但吕女士听说要去县城才能兑换,便一直迟迟未换。吕女士表示,自己拿现金换给母亲,但母亲却不愿意,听说镇里设有兑换点,便连忙赶来办理。 前来帮父母兑换残损人民币的子女还有很多,许多老人都习惯将一些现金存放在家中,保存不当的人民币容易出现破损、发霉、腐蚀等现象。 许多个体商户的店主,在经营过程中收到许多残币,无法进行再次流通,又不清楚哪里可以兑换,便只能自己保存起来。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距离较远,积攒的沉重硬币、残币如何兑换,一直是困扰村民们的难题,此次活动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此次“现金服务提质效 残币回收进村镇”专项活动为期一个月,集中宣传活动中共回收兑换残损人民币2万多元,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现场除了对残币进行回收以外,还对发现的假币进行没收,有效地维护了我县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中国人民银行缙云县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残币回收进村镇活动,能够有效加大残损人民币回收力度,持续提升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也把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September 21, 20223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