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图注册平台官网_“黄帝缙云人间仙都”2020缙云文旅推介会精彩亮相西子湖畔
高德测速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杭州到缙云仅需一个半小时车程,这个被称为“仙人荟萃之都”的人间仙境,正缓缓撩开其神秘的面纱。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只有九曲练溪、十里画廊;这里没有大都市的浮躁,只有绿水迢迢、白鹭翩跹。走进缙云大地,一路尽是赏心悦目的绿色,一路都是动人心弦的美景。 11月1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缙云文旅推介会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此次推介会由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举办,两地文旅部门、总工会、俱乐部、旅行社、新闻媒体等各界代表200余人出席。推介会以“黄帝缙云 人间仙都”为主题,展现缙云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宣传缙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最新疗休养线路产品资讯。 活动现场展示了仙水仙境的缙云风光摄影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现场为嘉宾展示“纸上生花”的精彩技艺;缙云烧饼大师现场为嘉宾烤出既香又有嚼味的缙云烧饼,为参会人员呈现了一场文化和旅游的“饕餮盛宴”。 推介会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缙云婺剧选段中拉开序幕,让参会来宾深刻的感受到了缙云这座小城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 推介会上,缙云县文广旅体局局长施德金从生态、文化、旅游等多角度深入阐述别样的缙云风情。他诚邀更多的杭州市民能够带上自己的家人、约上亲友同事走进缙云、体验缙云。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域合作处处长何俊民致欢迎词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交通之声《就是爱旅行》栏目主持人—张琪带领现场嘉宾打卡缙云疗休养5日游。 缙云文旅代表向嘉宾解读诱人的送团奖励政策;景区代表向嘉宾介绍丰富的景区资源,让大家深入了解了缙云的旅游政策和人文历史资源,同时也深深吸引了现场媒体镜头的关注,并也借助各类媒体平台进行了全面推广。 《旅游时报》专栏作者、知名旅游达人—莎莎小姐分享缙云。 活动最后环节,杭州市富阳区总工会对缙云县仙都景区进行职工疗休养基地授牌。 据悉,缙云地处浙中南腹地,位于丽水东北部。是长三角经济圈、温台沿海经济圈、海西经济区产业溢出的重要承载地。境内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台金高速、省道等公路纵横交错,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铁和金台铁路贯穿南北,高铁的开通实现了杭州到缙云一个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缙云连接杭州的快速通道,真正实现杭州及长三角游客到缙云的“快旅慢游”,也随时方便周边游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杭州与缙云地域相近、文化相通、资源互补性强。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形势下,此次推介会的举办必能更好地加强两地互通交流,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为两地的深入、全面合作打开绿色通道,为两地的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新的动能。November 23, 2020913 0 -
星图注册平台_云游记 | 与云和的初次见面 便一见钟情
高德测速一场说走就走的小钟游记来咯! 往往在周末 就特别想去一个自己从未去过的地方 卸下所有的束缚 带上愉快的心情 感受一下自己生活以外的美好事物 云和湖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境内北部,跨越莲都,云和,龙泉三县(区)市,湖长90公里,水域面积50多平方公里,总库容14亿立方米,为浙江省第二大人工湖。 △云和仙宫湖 01 / 早晨的云和湖/ 在来云和之前,就听说这个季节的云和湖有着其它三个季节没有的“云和湖奇雾”。这是因为这个季节由于湖坝的高差产生上下湖水温的明显差异,在早晨即会有浓雾笼罩在湖面上。 △云和湖仙宫码头 于是在早晨八点就赶往云和湖码头,其实在路上就已经看见湖面的浓雾,一度怀疑自己的眼睛,美的都快有点不真实了! 不过听当地人说早晨五六点的云和湖会更美,还会有帆影表演,很遗憾,我过去的时候还是晚点了,不过也幸好赶上了这“云和奇雾”的尾巴,依旧是美的不可思议! △云和湖帆影秀 在码头乘船去仙牛岛,以为自己进入了仙境。来到这么美的地方怎么可以不拍照呢!立马拿起相机一顿猛操作,真的每一张都是心头爱,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出片了吧! 以前在自己的古板印象里,去湖边无非就是走一走,看看平静的湖面,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惊喜感。但这次的旅途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真香现场。 02 / 粉色沙滩 从船上下来,映入眼前的居然是一片粉色沙滩,顿时少女心泛滥啊,在这么仙气飘飘的云和湖里隐藏着一片粉色沙滩,让人有一种乘船走进了世外桃源的感觉。 △仙宫湖里的粉色沙滩 很幸运的是在当日还体验了一把热气球的浪漫,乘坐热气球飞越了整个云和湖,俯瞰云和湖的各个岛屿,把所有美景都揽入自己的眼睛里,这又便是云和湖带给我的第二大惊喜! △乘坐热气球俯瞰整个云和湖 除了特别的美景以外,在这粉色沙滩里还有一家小木屋特别值得一去,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拍照打卡点供我们拍照留念。 △粉色沙滩上的小木屋 小木屋里有很多饮品,但最终我选择了喝一杯云和当地的茶,听着好像很违和,但是来这边自然是来感受当地的民族特色,看着外面的美景再品品手里的香茶,整个心情顿时从欢快的玩乐中慢慢的平静下来,开始享受这份自然。 03 / 和小黄鸭一起游云和湖/ 品完茶后,便又开始出发,因为停在一旁的小黄鸭早就映入我的眼帘,穿上救生衣和小黄鸭一起游遍云和湖吧! 在船上可以直接看到湖里的鱼, 还有坐在岛上的垂钓爱好者, 在平静的湖面上, 垂钓者们,有钓到鱼的兴奋, 也有沉浸在钓鱼的享受中, 我想这也便是旅行的意义, 一边看美景一边感受每个可爱的人儿。 04 / 嘿!爬山吗?/ 这个季节的阳光最是柔和,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每个角度都十分出片。 △云和湖上的“仙宫飞渡” 作为不爱运动的小钟来说,爬山所谓是人间疾苦,觉得甚是枯燥乏味,但是云和湖的爬山,却又给我带来一大惊喜! 请大家欣赏大型真香现场。一边爬山一边拍照,因为爬到山顶就开始玩起了“空中滑索”,简直是好刺激! 05 / 云和巴厘岛/ 当阳光洒在湖面上,像极了夜空中的银河,因为这个季节的原因,部分植物开始微微变黄,给人一种在海边度假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云和巴厘岛没错了! △仙宫鹊桥 据了解,这还是小情侣来这的必备打卡点哦!99米的仙宫鹊桥意味着长长久久,是仙宫人对每一位游客的美好祝愿! 06 / 来品品地道的农家菜/ 玩累了就坐在农家乐里头品上一品这地道的农家菜。每个菜都是当地阿姨亲手烧制,吃货小钟特别推荐大家来尝尝这里的有机鱼哦!反正自从喝了这里的鱼汤,我便久久不能忘怀! 这边的农家乐也很好出片!喜欢拍照的姐妹也可以来这里打卡拍照,会有和平时不一样的照片风格!而且这里的人也很热情,会告诉你坐在哪个位置光线比较好,哪个角度有利于拍照! 07 / 来自吃货的一个新发现/ 赵凯强/摄 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看了一整天的自然风景,傍晚时分,我和朋友决定去云和的小县城再逛一逛。 热心市民肖奶奶/摄 这里的夜晚有一种说不出的童话感,当夜色降临时,便不由自主的喜欢往小巷子里钻,因为这时的巷子最为热闹! - / 嘻咖咖辣鱼美蛙店 / 和朋友在来云和之前就听说,在云和的一条小巷子里新开了一家牛蛙火锅店,这对于吃货来说,来一次云和必定是要去打卡的地方,然而就是这一次的发现,我便被深深种草! 除了菜品美味以外,店内氛围也很好,服务员也很热情,一共有两层,如果朋友比较多的话可以坐在楼上的包厢里,但如果和闺蜜来的话可以坐在楼下右侧的位置,会有星星灯哦,也是最佳拍照打卡点! 店名 :嘻咖咖辣鱼美蛙店 营业时间 :早上10-13:30,晚上16:00-24:00 门店地址 :云和县新建南路69号 |最后说| 去云和走走吧 去看看那边不可思议的美景…November 22, 2020806 0 -
星图登录测速_中国畲乡之窗!新闻联播都说非去不可了,你还在等么
高德测速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 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新闻联播》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10月18日《新闻联播》报道:文旅部首次发布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这些路线的魅力在哪儿? 一图带你感受了解↓ 除了上面几条非遗旅游路线 还有哪些非遗项目值得关注? 一来来看↓↓↓ 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昆曲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 江苏昆山市千灯镇是中国古老戏曲剧种昆曲的发源地,来这儿旅游时,一定要听上一段昆曲,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妈祖信俗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的影响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该信俗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两亿多民众所崇拜并传承至今。 湄洲岛成为妈祖祖庙所在地。来福建旅行时,别忘了到这里看看妈祖祖庙,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来陕西西安旅游,听一段当地鼓乐,感受中国传统器乐的魅力吧!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由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 来南京旅游,一定要到当地云锦博物馆参观,了解这灿若云霞的锦缎如何织就,体会中国人非凡的创造力和精湛的手工艺。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桑蚕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仍流传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来这些旅游,不妨将这里地地道道的绫绢织锦带一些回家。 体验非遗文化 欣赏非遗展演 喜欢旅游的你 这些地方千万别错过 来源:景宁文旅October 26, 2020966 0 -
星图登录_“活体青瓷博物馆”,一座青瓷串起的画乡style民宿
高德测速画乡为骨,青瓷是魂 画乡问瓷不仅仅是一家民宿 还是一个“活体青瓷博物馆” 今天,慢漫带大家体验一番青瓷主题的民宿 八百里瓯江秀丽而绵长,最美的地方当数瓯江与松荫溪交汇处的古堰画乡。在这里,有一家“青瓷主题”的民宿——画乡问瓷。 民宿主人是一个想把阳光揉到泥里,把诗情画意揉到泥里,把泥揉成梦想的80后妹子,她叫雷慧仙。 她放弃了当教师的舒适安逸工作,只身一人到龙泉拜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卢伟孙为师。 勤奋好学的她,逐渐从陶艺“小白”成长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工艺大师。 △马云收藏的雷慧仙青瓷作品《太极》 喜欢青瓷的她怎么会想开民宿?而且还是在画乡呢? “让人惊叹的纯粹的原生态美”这是雷慧仙对古堰画乡的第一印象。 当她又听当地人说画乡是古代瓯江上的一个繁华码头,运输龙泉青瓷到外国的船只经常停靠这里。 雷慧仙说:“也许就是在那时,内心便萌发了一个单纯又美好的想法。在画乡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品’,与喜欢青瓷的朋友喝茶、聊天、发呆,是多美的事啊!” △“大樟树之恋”画乡和青瓷融合的旅游纪念品 她把“民宿”当作“青瓷”,亲手设计、监工,就像创作青瓷作品一样专注、固执。 经过了一个“春夏秋冬”,画乡问瓷终于“出炉”了,背后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画乡问瓷把龙泉青瓷与画乡底蕴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推开民宿大门,别有洞天。种种细节可以看出,民宿的主人是个极为热爱青瓷的人。 大厅里有一艘运瓷的帆船,整个布局模拟宋元时期瓯江两岸窑口林立,江上运瓷船只往来如织的场景。 《处州府志》记载:"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如织。”画乡问瓷将这个场景微缩重现。 进门的右边有三个来自龙窑创意的青瓷展厅,像三个窑洞,有观赏区和购物区,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瓷器。 进门的左边是青瓷制作体验区,在这里你可以将不起眼的泥土变成一件件小瓷器,刻上有意义的文字图案,制作一个属于你独一无二的作品,送给父母,亲人,朋友,恋人。 画乡问瓷的二楼和三楼是青瓷主的题房,碎瓷片点缀的石墙、瓷盘装饰的灯具、随处可见的青瓷茶器…… 在这民宿里,一个不经意,感受到的便是浓郁的青瓷气息。 二楼客房设计灵感来自海上丝绸之路,“马尔代夫、泰国、德国、日本、印度、地中海、法国”7个不同风情的房间,展现了丝绸之路上风景迥异的7个国家的文化。 三楼客房根据瓷器的发展朝代来设计,“原始、三国两晋、元、明清、近代、宋、民国”通过7个不同主题的房间,讲述了龙泉青瓷的发展史。 每间卧室设计都非常雅致,别有一番味道。 有的撞色的搭配并不突兀,反而让空间少了一丝沉闷,多了一丝悦动。 有的色彩统一,床上的白纱增加了卧室的浪漫情怀,花草、青花瓷、中式老床,将东方美发挥到极致。 还有非常有趣的亲子房,一楼还可以做青瓷拉坯体验,适合文艺青年和家庭出游的一家人。 在画乡问瓷茶余饭后,步行两分钟就到古街和瓯江边,品文化,看江景,真会乐不思蜀。 瓯江如带,古树遮天, 一条老街写满故事...... 逛一家画廊、看一片晚霞、 追一只白鹭、吃一次溪鱼、 喝一杯花酒...... 对了,还有可以来画乡问瓷玩一次“泥巴”...... 民宿:画乡问瓷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通源路16号 电话:0578-2151957 来源:丽水古堰画乡October 22, 20201.04K 0 -
星图:_乘坐高铁即可抵达龙泉 2020江南之巅交通攻略
星图注册网站亲爱的选手们,2020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将于10月17-18日在青瓷之都龙泉举行,比赛在即,如何安排交通方式最方便快捷,又省心省力呢?针对选手们的疑问,小编准备了一份龙泉交通攻略,供大家参考。 如何抵达浙江龙泉? ①高铁与普铁 1.出发地高铁站→衢州高铁站→龙泉高铁站 龙泉市已经开通运营衢宁铁路,选手们可以先乘坐高铁抵达衢州,再换乘高铁或普铁前往龙泉站,此方案是目前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由于铁路班次比较少,大家也可以选择第二种出行方式。 2.上海南、杭州→龙泉市站 上海出发,下午14:45有一趟列车到龙泉市站,用时05:53。 杭州出发,上午、下午各有一趟列车到龙泉市站,用时4:19。 3.出发地高铁站→丽水高铁站→在丽水高铁站换乘大巴前往龙泉 丽水的高铁与普铁是同一个车站——丽水站。目前高铁可直达温州、福州、金华、南昌、武汉、长沙、贵阳、杭州、上海、南京、合肥、济南、天津、北京及相关沿线城市。 抵达丽水站后,可以在丽水高铁站乘坐大巴前往龙泉,也可以在距离高铁站1.8公里的丽水客运东站乘坐大巴,票价均是30元,全程高速,车程约1.5小时。 汽车票可以提前预定,预定平台有:携程、畅途、巴巴快巴(keyun.96520.com)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丽汽集团”微信购票,车站内有自动购票、取票机。需要注意:如果在广场内坐汽车,出发站应选择“丽水高铁站”,所有途径丽水高铁站的客车是从不远处的丽水东站发车,然后半路经过高铁站广场再次上客。抵达丽水高铁站后,大家也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等,价格在三百多左右。 ②飞机 1️⃣落地上海虹桥机场,在虹桥机场换乘高铁抵达衢州站,再换乘高铁即可到达龙泉站。 2️⃣落地衢州机场,从衢州机场打滴滴到衢州高铁站(距离8公里),再换乘高铁即可到达龙泉站。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起始点,选择合适的机场落地,再通过转乘高铁抵达龙泉。 ③自驾 龙泉市高速公路较为发达,有两条高速呈丁字形交汇,走高速直接导航即可。高速公路相当新,是官方评选的浙江省内高速公路路况最好的地方,车流也很稀少,公路两边风景一路上都不错,自驾也是不错的出行方式。 来源:龙泉旅游October 20, 2020980 0 -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总投资6122万元,丽水又一条新公路来了,将直通东西岩景区
高德测速项目概算投资6122万元 全长2.28公里 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丽水又一条新公路要来啦 将直通东西岩景区 △网络图 近日,丽水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莲都区老竹中学至东西岩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征收启动公告,这意味着莲都丽武公路至东西岩公路工程(包含老竹中学至东西岩段)进入实质化建设阶段。 丽武公路至东西岩公路工程采用 双向双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 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路基宽10米, 路线全长2.28公里 ,项目概算投资6122万元。 △丽武公路 该段公路起点位于 后坑村附近与丽武公路平交处 ,途经学甫村、老竹民族学校、仁宅村, 终点与沙溪村桥头平交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条快捷通往东西岩的通景公路。 △东西岩景区 该公路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因东西岩景区游客增长带来的交通压力,促进丽水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带动老竹畲族镇区域经济发展。 通讯员 何希 李昭 记者 柳永伟 图 网络 来源:指尖丽水October 16, 2020904 0 -
星图登录网站_国庆假期意犹未尽?来来来看这里!金秋时节,景宁大地邀您赴一场丰收的盛宴~
星图注册网站国庆假期意犹未尽, 却不知还能去哪玩? 来来来,看这里, 邀请函马上就到! 10.11 安暖大地邀您来玩! 活动主题 庆丰收、迎小康、安暖大地、孝老文化 活动原则 坚持农民主体 突出安暖特色 展示景宁乡村振兴新面貌 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活动时间 2020年10月11日 活动地点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大地乡 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 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 中共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委员会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地乡大地村村民委员会 景宁大地兴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浙江园冶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活动示意图 活动安排 1、欢聚大地·丰收迎宾 时 间:09:30-10:00 地 点:迎宾大道 内 容:丰收迎宾仪式,激情的丰收鼓,黄精+蜂蜜茶迎宾,喜迎宾朋满客。 1.丰收鼓迎宾 2.黄精+蜂蜜茶迎宾 3.发放丰收纪念手环 2、奔向小康·开幕仪式 时 间:10:00-10:40 地 点:文化礼堂 内 容: 1.篮球啦啦操 2.主持人开场以及介绍活动 3.乡领导致辞 4.县领导讲话 5.安暖大地尊老慈善基金揭榜 6.领导宣布活动开幕 7.微心愿认领 8.大地乡“最佳新农人”颁奖 9.大地乡农产品直供基地签约仪式 10.小红队授旗仪式 11.开幕式结束 3、文化物流·送戏下乡 时 间:10:40-11:40 地 点:文化礼堂 内 容:精彩的文艺汇演 4、丰收体验·趣味活动 时 间:10:40-11:10 地 点:乡政府篮球场 内 容: 1.挑夫游戏 2.锯木板…October 14, 2020837 0 -
星图登录测速_乘着火车游松阳②西坑存-陈家铺村-平田村……
高德测速来源:松阳文旅October 11, 2020886 0 -
星图网址_景宁“洞宫畲王寨·悬空寨”项目开工
高德测速9月29日上午,“洞宫畲王寨·悬空寨”项目开工。 洞宫畲王寨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一期投资2.9亿元,选址于大均乡李宝村,距景宁县城约20公里,主要建设入口旅游服务设施、古法农耕基地、大明悬空寨以及游步道、旅游厕所、公共广场等,建成后将成为偏远山区通过农旅融合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和范例。 来源:景宁文旅October 3, 2020882 0 -
星图注册_插秧、割稻!缙云塘后美好岁月中的刻骨铭心~~~
星图注册网站水稻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农作物,在丰衣足食的今天,放眼望去,我们缙云水稻田已经寥寥无几。然而,在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都靠自家责任田种的水稻来过日子。我家也不例外,所有能种的水田,全种了,围绕着水稻,也有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回忆。 寄 秧 每到乍暖还寒的春天,父母亲便早早准备好当年要种的稻谷种子,塘后人称“谷籽”,然后在早早留好的一块水田(俗称“秧田”)中间取一畦,用“秧田淌”把整畦“秧田”弄得平平的,撒上谷籽,用竹片插成拱形门洞,盖上“尼龙布”,想必这就是最原始的“大棚种植”了吧,为防止老鼠偷吃,往往还要在周围一圈撒上老鼠药呢! 这畦“秧田”,关系着全家人一年的收成,关系着我们一年的伙食,这些天,父亲总是对这畦秧苗特别上心,天天在田头转来转去,热了,要掀开尼龙布透透气,还得提防着麻雀等鸟类偷吃;冷了,要及时盖回去防寒保暖,还得做好防鼠工作;水少了,及时灌溉,保持湿度;水多了,及时排放,保持水位…… 等秧苗渐渐长大,长到十厘米左右的时候,有的地方间距太大,而有的地方原本的间距太窄,会影响秧苗生长,于是,就要先进行“寄秧”——把秧苗拔出来,按一定间距(约10厘米)插起来。这个工作量不是太大,而且正逢上课期间,这活,基本都是父母亲干的。 拔 秧 渐渐地,天气越来越暖和,秧苗也越长越大。立夏前后,小麦割了,油菜收了,耕了田,真正插秧的时节到了。在八九十年代,这可是最忙的季节之一,学校都纷纷放了农忙假。父亲母亲负责插秧,而我的工作通常是和姐姐一起拔秧。 站在水田里,面对秧苗,背朝天,扎好马步,双手左右开弓,如小鸡啄米般,伸手左一棵右一棵把秧苗拔下来,双手合成一小把,靠着小腿。再左右开弓来一把,和前面拔的合在一起,两手各捏一把,左手起,右手落,就是秧田里的水一上一下荡漾之间,黏在秧苗上的泥巴洗掉大半。然后再合回一把,左手扶好秧苗,右手抽一根稻草,呼啦转一圈,顺手把那稻草插进圈里,一把秧苗就搞定了。 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学问,泥土太少,不易存活;泥土太多,运送的过程太累,所以还得看稻田的远近来定泥土清洗的程度。多少秧苗一把,也有讲究,多了,手握不过来;少了,一把没几根,又太麻烦。 别看拔秧轻松,做起来着实累,一来站在水田里,不像在平地,可以随意移动位置,每踩下去、抬起来,都得花不少力气。其次,从头到尾弯腰弓背,一干就是一整天,非常吃力。但那会儿人小力气大,每当拔了一部分秧,就抢着当“运输员”,两手各抓住好多把秧苗的尖,借助水的浮力,拖着秧苗到田边,估摸着大概的间距,一把一把扔给在下面田里插秧的父母亲。 耕 田 秧苗插了大概个把月,秧苗渐渐长大了,水田里的杂草也开始长起来了。水田的除草方式比较特别,需使用特殊的工具在株间来回拖拽,即 “耘田”(俗称“fu田”)。“耘田”所用的工具是由三四厘米宽的铁条围成一个直径约20厘米上宽下窄的铁圈,上圈钝不伤手,下圈锋利便于除草,加一根长长的细竹竿做柄,这就是“圈耙”。 田面窄的,拿着长长的“圈耙”,站在田岸,就可以够到田里了,从“田案”边开始,慢慢往田里耘,一推一拉,推长拉短,直到竹竿完全到“田底坎”,是先横后竖,或者先竖后横,看你高兴,反正就是把水稻植株的周围一横一竖都要耘一遍,把刚刚长出来的,或者快要长出来的杂草推翻,以便达到除草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不知怎的,闹了别扭,干一半不肯耘田了,撑着“圈耙”站在水田里一动不动,母亲说:“你这样撑着圈耙,像三脚撑似的多难看呀!”我立刻说:“那就不撑!”说着立刻把“圈耙”扛在肩膀上一动不动……那场景,现在回忆起来还忍俊不禁…… 割 稻 自从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一年两季水稻渐渐得到了普及,八九十年代的塘后,家家户户都种上双季稻。第一季“早稻”泛黄,大家就急急忙忙抢着“割稻”,并抢着“插田”,俗称“双抢”。此时正逢暑假,这可是全村人最忙的时节。 我家的稻田刚好在池塘下面,最不缺的就是水,每次“双抢”割早稻,总是蹚着水进行。割稻是一件很不好玩的农活:其一,正逢天最热的暑假;其二,我的皮肤不好,哪怕穿着长袖,一割稻,手臂总会被稻子叶割得一条条红杠,又痛又痒,好难受;其三,一不留神,还会遇上蚂蟥的眷顾,吓得我魂飞魄散,还有一种头顶一根细针的虫子,一刺就红肿起泡,准能痛得哇哇大哭;其四,镰刀可不长眼睛,有的稻子特别难割,一使劲,力道控制不好,手脚受点小伤,也是常有的事…… 虽说很不好玩,但这关系到一年的口粮,可不是想不干就可以不干的。我们也就只能苦中作乐,想办法把过程变得更愉快了。我们可以把稻田分成几块,每人根据手的大小,大致估计,一口气一把能勉强握住多少棵,就认领多少棵。 然后几个人开展比赛,看谁先割到底。一声令下,大家扎着马步低头翘臀,“擦擦擦”拼命割,割完一把,放在身后的田里,第二把割下来后,和第一把换个方向交叉起来放。 这放稻谷,也是技术活。首先得考虑好“打稻机”的走向,在“打稻机”经过的左右两边,一堆一堆放好。(“打稻机”用来脱粒,早些时候,大家用“打稻桶”,到我参加劳动的八十年代后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打稻机”了。)等到快割完了,我们会把剩下的一小块称作“台湾岛”,高呼“解放台湾”的口号,从四面包抄,顺利完成任务。 晒 谷 割完稻谷,回家早已经饥肠辘辘,但我们回家第一件事, 还是第一时间要先把水淋淋、湿漉漉的稻谷晒到阳台上。稻谷夹杂着一团一团稻草,我们用竹子做的耙子,大致摊匀,才可以下楼吃饭。等吃完饭,那些稻草已经大致晒干水份,用竹耙子耙起来,装在箩筐里。等其他的晒干了,母亲会搬出电风扇,一小把一小把地吹,谷粒重,会直接掉在“簸箕”里,稻草轻,会飘得远一些,自然就分离出来了。 那段时间,不论多忙,晒谷可是头等大事之一。每天早上把稻谷一箩筐一箩筐抬出去,倒在干净的晒台上,用“谷耙”仔仔细细耙匀,为了能晒均匀,干得快,白天还尽量抽空要去翻耙几次,耙谷也有讲究,原先横着耙的话,第二遍去肯定换个方向——竖着耙,反之亦然。 每天傍晚,趁着太阳还没完全下山,晒台还烫烫的,就得放下农活赶回家,先把稻谷收了,以免返潮。用扫帚把边缘一圈往中间扫,接着用伯父发明的一个推耙把大部分稻谷推成堆,再用扫把把剩下薄薄一层往中间谷堆扫,最后一畚斗一畚斗铲到箩筐里,姐妹俩连推带拉移回家。收完稻谷已是大汗淋漓。 也有很多人家没有晒台,就用“地簟”铺在“簟基”上晒,每天早上要把“地簟”摊出来,傍晚收好谷要卷回去。虽然麻烦了点,但收稻谷可方便多了,掀起“地簟”的四个角,马上就可以把稻谷弄成一堆。遇上雷雨天,来不及收,也可掀起地簟先盖住,临时挡挡雨。 不过收好稻谷后的卷“地簟”,还真是一门技术活,姐妹俩手劲小,刚开始卷的时候压不住“地簟头”,卷出来的地簟成了“大炮筒”,而且两人用力不匀,虽然也学着母亲的样子,一边卷,一边拍,试着调整,但还是常常卷成“大喇叭”…… 晒谷历程是否顺利完全得看老天,有时候才刚晒好,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将至,大家伙儿一窝蜂往楼上跑,扫的扫,铲的铲,挑的挑……最快速度抢稻谷,还是来不及,被淋得稀巴烂。也有时候是雷声大,雨点小,等收好,风停了,云散了,太阳又出来了,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天气好的话,连续晒三四天大太阳后,捡起一颗谷放嘴里,“咔”一声成两段,就算晒干了。晒干的稻谷,还要用专用的风车“扇”一遍,除去秕谷,剩下颗粒饱满的,才算完事。 放进谷仓之前,全家围着一箩筐一箩筐的稻谷,父母亲用大杆秤抬着称,我们俩姐妹拿着小本子记流水账、算收成……这一刻,所有的劳累都化成幸福…… 水稻,曾经养育了多少中华儿女,也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END 来源:缙云优生活 作者:胡丽俊September 14, 20209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