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图注册_美得含蓄而矜持,丽水这个小村落值得你去走一走
星图注册网站在畲乡景宁, 金秋时节, 成了众多漂泊外地游子 返乡的最佳时节。 回到那个滋养出你身上每一根头发、 每一寸肌肉和每一滴鲜血的地方, 和家人一起收成、庆祝、分享收获的喜悦。 亲人欢聚一堂, 一起品尝家乡的美食,其乐融融。 都说现在是一个被快节奏带走乡愁的时代, 乡愁和年轻人已经不投缘, 但这绝对是咱们对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产生的一个最大的误会。 一小根稻穗, 就能搭起心灵的桥梁, 瞬间让你回到过去, 童年那份质朴而简单的快乐, 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 一直到脚底。 在古风雁溪, 这江南丘陵地带的小村落, 其错落有致的灰色瓦片, 一堵堵棕黄色的土墙, 一根根圆木柱子, 处处展示着岁月的积淀, 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唤起 你内心对古朴和典雅的无限遐想……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古村落, 这里的乡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勤劳而淳朴。 但这是一个隐藏着红色基因的村庄, 在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曾经上演过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 在梅坞红军桥, 你可以随便找来村里的一位老人, 靠在藤椅上, 沏上一杯农家绿茶,听上一段红色革命故事。 绿茶些许的苦涩, 会让你对故事听得更为入迷。 苦尽甘来后,感慨那无数个月高风黑之夜, 先辈们的奋斗和付出, 他们的鲜血, 为今天的和平与稳定播下了种子。 秋天,到处是金黄的稻穗, 方圆几里都是打稻机发出来的亲切声音。 曾经那个年代, 一担饱满的谷子挑回家, 那份纯真的喜悦, 洋溢在全家人的脸上。 如今,石梯、梅坞和东山各村的梯田, 依然可以让你穿越回过去,感受当年的气息。 选择十月的某一个周末, 来到雁溪, 此时的银杏还未绽放, 但进入某户农家, 和主人一起下地割稻、打谷, 感受一下和土地最亲密的接触, 体验一下大自然对勤劳耕耘的农民所给予的馈赠,绝对是一次美妙的艳遇。 和主人回到家后, 品上一顿“排场”的丰收宴,田鲤鱼、豆腐酿、泥鳅和酒糟田螺…… 味蕾,实在是酝酿乡愁的摇篮! 古风雁溪在蛰伏了许久之后, 将慢慢迎来属于她的特有魅力。 绽放前的美, 美得含蓄,美得矜持, 美得直入灵魂深处。May 30, 2021564 0 -
星图平台首页_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的80年情谊!
高德测速在抗战年代,浙江大学曾在龙泉芳野办学7年(1939—1946),招生7届约1000人。在抗战时期的艰难环境中,浙大分校得到了龙泉人民的倾力支持,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也促进了龙泉山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7年至今,龙泉与浙江大学开展了三轮市校合作,有效地突破了长期制约龙泉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为龙泉发挥生态优势,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忆往昔 峥嵘岁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淞沪会战之后战火蔓延更为迅速,9月份,战火逼近杭州,城内民生凋敝。11月初,在战火中仍坚持办学3个月的国立浙江大学,为保护知识的火种决定举校内迁。竺可桢校长以其惊人的胆略和魄力,部署并率领全校师生西迁,最初迁至浙江西天目、建德,但由于战情恶化很快,不久便又迁往江西吉安、泰和,而后又迁至广西宜山,最后总校迁到了贵州遵义,浙江大学的这段西迁历史被称之为“文军西征”,西征之路共途经了浙、赣、湘、粤、桂、黔六省,总行程约2600公里。 1939年8月,国立浙江大学浙东分校在龙泉坊下村(现芳野村)正式成立,首期招录新生共计150余名。一个学期后,浙东分校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龙泉分校最初设有文、理、工、农四个学院,包括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机、化工、机械、土木、农艺、农化、园艺、蚕桑、病虫害、农经等十七个系。1941年龙泉分校增设师范学院。浙大龙泉分校从1939年开办到1946年1月迁回杭州总部,前后办学长达七年,有三十多位教授,在当时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东部地区,龙泉分校的师资力量可谓是相当雄厚,到了抗战后期东南各省的大学中,几乎没有一所可以与龙泉分校相匹敌,成为东南各省青年学生最为向往的大学。七年里,浙大龙泉分校共培养了1000多位学生,如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谷超豪;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朱秀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杨忠道;著名防化专家、防化研究院副院长商燮尔等都曾在浙大龙泉分校就读。 浙大龙泉分校师生和当地群众鱼水相依、共度难关,日本侵略者没有新办成一所大学,而浙大在抗战前沿的后方龙泉却新开办了分校,这伟大的创举也极大地讽刺了侵略者。浙大龙泉分校得到了龙泉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也促进了龙泉山区的文化发展和当地的教育水平。 看今朝 硕果累累 2005年8月11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参观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听取了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的办学历史,获悉浙大在龙泉人民的支持下艰苦办学,为国家培养了谷超豪、朱兆祥等一千多名优秀学子后,表示敬佩和赞赏。听了龙泉与浙大合作的汇报时,肯定这个思路好的,山区发展要依托大学,龙泉要利用与浙大历史渊源关系争取更大的支持。还交代要把浙大龙泉分校旧址进一步保护好。 在前期双方的交流对接和洽谈筹备后,2007年2月,龙泉市与浙江大学签定了《浙江大学与龙泉市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协议书》,正式宣告市校合作启动。根据协议,双方实施了“18515行动计划”,即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实施空间优化、产业提升、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要素支撑、公共服务和城乡综合改革等8项工程;建设特色制造业、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教育卫生和循环经济等5个实验示范基地;建立1个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50个重点合作建设项目。 2013年3月,双方启动了第二轮市校合作,共建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点,实施“15582”工程,即协同创新共建“一个点”:浙江省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点;合力助推龙泉“五大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特色农业、汽车空调(工程机械)产业、青瓷宝剑及文化创意产业、金属制造业、生态旅游业(休闲养老养生经济);每年实施“50个合作项目”;双方合作共建“八大平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龙泉医院、龙泉汽车空调产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院士工作站、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龙泉培训基地、龙泉浙大中学、浙江大学龙泉司法档案研究中心、龙泉青瓷产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大学龙泉现代农业科技园、浙大—龙泉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等八大平台;探索研究“两大课题”:开展山区科学发展龙泉模式和龙泉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研究。 2018年10月,双方开启第三轮合作,共建绿色发展改革创新区,启动了“13550”行动计划,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全域打造最美大花园的总体目标,聚焦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文化三大产业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强市、剑瓷文化创兴、教育医疗提质、乡村振兴五大领域合作内容,助力龙泉探索形成一条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强市、实现绿色崛起的路子。 合作十余年间,龙泉科技项目申报取得历史性突破,合作领域也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拓展到工业、旅游、环保、规划、教育、卫生、人才培养等众多领域,实现了合作领域一、二、三产全覆盖,合作范围城乡全覆盖。截至目前,龙泉与浙江大学签订合作项目576个。在浙江大学各位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累计成功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20个、省级科技项目198个,获科研补助经费1.47亿元。龙泉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超过过去五十年的总和,并且超过丽水其他县(区)总和。在浙江大学的带动下,目前省内外有94家科研院校所陆续与我市展开合作。 展未来 再谱新篇 2018年10月,丽水市委胡海峰书记与原浙江大学邹晓东书记座谈时,提出要瞄准“市校合作”新模式,探索实现“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政策”创新模式,助力龙泉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以“生态+”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龙泉市自2007年与浙江大学启动第一轮市校合作以来,一直坚持“背靠浙大、联姻高校、发展龙泉”的战略,利用与浙大深厚的历史渊源,依托产业基础,连续实施了三轮合作计划,并正式启动了“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政策”模式建设。 以“院”为龙头,打造创新载体和智库。今年,我市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协议》,构建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链,实现从“创新—产品—市场”的快速转化,将其作为我市科技创新的发源地、高层次人才集聚地、技术成果转化实践地。通过建设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聚焦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研发、汽车空调检测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项目落地、对外技术交流合作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等合作领域,集研发攻关、检验检测、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为一体。协议期间,我市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科研经费用于该中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激励等。以“园”为载体,形成人才集聚和孵化。以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为目标打造浙江大学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园,推动浙大研究成果在龙泉转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汽车空调产品生产制造在龙泉、检验检测在龙泉、标准制定在龙泉。 以“基金”为杠杆,强化金融支撑和引领。以构建创新创业资金链为目标成立龙泉市转型升级产业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为产业研究、转化、投资、引导、并购等业务注入资金支持,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其中龙泉市转型升级产业基金,规模3亿元,投资方向为生态产业,重点投向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和农业农村发展。同时谋划成立科技创新基金。规模定为1亿元,对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以“政策”为推力,提供创新保障和动力。通过政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主导产业和高层次人才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用政策来撬动各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与科研投入,为我市创新型企业注入活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科技创新方面,先后制定出台《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若干意见》等。May 23, 2021600 0 -
星图测速登录地址_来缙云大洋山尖邂逅一场现实版的“冰雪奇缘”
高德测速#这里风景独好# 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梦似幻的雾凇冰棱美景悄然而至~雾凇非冰非雪,其形成需要同时满足气温低、水汽充分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而大洋恰好都满足!是时候来这里见证一场现实版的“冰雪奇缘”啦——坐标: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大洋山尖May 1, 2021543 0 -
星图总代理_云和县省级景区村庄 有你们村吗?
星图注册网站12月3日,云和县文广旅体局和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台账、现场检查等程序,评定出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和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 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 凤凰山街道:梅垄村崇头镇:垟背村、梅竹村石塘镇:金山下村安溪乡:下武村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 元和街道:苏坑村白龙山街道:三门村石塘镇:金村紧水滩镇:龙门村赤石乡:临海洋村 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凤凰山街道梅垄村 梅垄村背靠1412亩的绿色林地,依山傍水、民风淳朴,2017年开始修建梅垄水库环岛游步道,以设计畲族特色的村居小品为基础,以小景观融合成大景观,形成一条伴随着湖光山色的特色畲族景观带。 接下去,梅垄村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战略,大力推广畬族文化品牌的建设,结合农业生产体验和休闲观光度假,形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农旅融合旅游村,全力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山水梅垄”和“城市后花园”。 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崇头镇垟背村 云和垟背村,是新安江移民新建村,位于县城通往云和梯田景区约6公里处,村庄对门有一处瀑布,蔚为壮观。 垟背村人利用低山缓坡广种茶叶、金针菜等经济作物,还创办了一家全县最大的养猪场。村民们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用勤劳的双手将垟背这片荒凉之地,建设成美丽富饶的新家园。 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崇头镇梅竹村 梅竹村坐落于诗情画意的中国醉美梯田-云和梯田,距云和县城33公里,平均海拔900多公尺,云和梯田的观景点之一的七星墩观景台就坐落于此。 梅竹村所在云和梯田的核心景区,将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实现景区与村相互融合,村与景区相互发展,踏实发展旅游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石塘镇金山下村 金山下村隶属石塘镇,位于云和县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村内以茶叶种植和茶叶加工为主要特色,是省级小康示范村。 金山下村分为老村和新村,老村已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村内的不少建筑是由康熙年间迁徙至此的福建人建造而成。村庄山水人文交相辉映,是全国百余家高校写生摄影创作基地,近年开设的“朱村茶街”及一年一度的茶文化节更是吸引了八方来客。 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安溪乡下武村 安溪畲族乡下武村位于县城通往安溪乡政府公路旁,距县城7.5公里,交通便利,是安溪乡重点建设的中心村之一,村庄内畲族婚礼、葬礼、行礼及图腾文化、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柳荣林/摄 下武特色廊桥建设、山寮地质灾害安置小区“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接下去将利用这个契机,对山寮地质灾害安置小区进行外立面改造,另外花样村庄、乡贤驿站提升、下武村文化礼堂等项目都在谋划当中。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元和街道苏坑村 元和街道苏坑村位于县城东南面,距县城17公里,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落,近年来,苏坑村因为一片梨山声名大噪,苏坑的老雪梨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苏坑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苏坑村今后发展将进一步抓好生态高效农业,强化食用菌、雪梨等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发展高山茶叶、促进产业转型。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白龙山街道三门村 三门村地处云和西南方向,距县城7公里,该村经济收入以食用菌种植等农业经济为主。 每年的三月左右,这里都美如童话,三门村山坡上的那一树树桃花渐渐苏醒,睡了一冬的山坡像是待嫁的新娘上了新妆,顿时生动起来,折一枝桃花清嗅,满满都是春天的味道。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塘镇金村 金村村地处石塘镇政府西北方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良好,距县城35公里,该村经济收入以茶叶种植销售为主,香菇吊瓜种植为辅。 金村是一个白茶生产专业村,全村种植白茶面积1300多亩,组建了金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金村优质茶苗基地和金村白茶加工厂,主要生产龙井茶、绿色大宗茶。金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已经走上了产业化、专业化的道路,申请注册“金村名茶”品牌,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质量和档次,吸引了四川、贵州等地大批客商前来采购。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紧水滩镇龙门村 龙门村位紧水滩电站水库南岸,距县城26公里,全村的经济收入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该村的渔家乐在经营中不断发展壮大。 图源微云和 近年来,龙门村充分利用云和湖青山绿水、奇峰异彩的旅游资源和水资源,大力发展起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2010年被列入“特色村”建设。 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赤石乡临海垟村 临海垟村距离云和县城10公里,倚傍于美丽的仙宫湖,坐落在两山之间,是赤石乡主要食用菌和苗木生产基地。 临海垟村将进一步利用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开发包装,逐步建起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品果、感悟、健身等新型的旅游产业--农家乐。 随着云和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的加速推进,云和旅游将不断深化村庄景区化工作,鼓励各村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建设一批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景区村庄,努力把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打造乡村振兴的发展样板。April 28, 2021716 0 -
星图总代_鲜为人知的人间秘境,就潜藏在丽水
高德测速缙云大洋山 这里曾是鲜为人知的人间秘境 这里曾是石奶洞八尺师的修身之处 这里是上帝洒落在人间的一朵霜花 ——雾凇胜地大洋山 雾凇不是雪,也不是冰 而是霜花,在遇冷空气后凝结而成的霜花 随着环境的变化 随时都有可能冰解云散 所以想趁它未消失之前 去目睹这一奇观 早晨早早起床 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雾凇 12月7日早晨4:20起床 从大洋镇出发开车半小时左右到达大洋山 爬坡约为30分钟到达目的地大洋山尖 清晨的括苍山脉 东南沿海第一高峰上 宛若一片人间仙境 惊世脱俗 整个山上仙气缭绕 山峰上的雾气萦绕出一番云阶月地景象 感觉仙人若隐若现于这世间 恰似仙境 却也胜似仙境April 22, 2021679 0 -
星图注册_灯火阑珊下的古堰画乡,美得像一场童话
高德测速中国人对依稀的夜色可谓情有独钟, “春光浓似酒,花故醉人; 夜色澄如水,月来洗浴。” 当太阳敛起耀眼的光芒, 夜幕低垂,静谧安然, 残阳淹没在如墨的画卷中…… 华灯初上,星光点点, 或明或暗的万家灯火 点缀着古堰画乡的夜晚。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 一起躺在草地上数星星的日子吗? 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是却很快乐。 灿烂银河中的每一颗星辰, 在古堰画乡的夜空一闪一闪, 满满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你可以躺在草地上,看漫天繁星, 感受宇宙的辽阔与美丽; 你可以坐在树下亭中,听歌哼曲, 感受秋夜的静谧与浪漫; 还可以在网红街区摆几个pose, 拍几张美美的照片; 或是走进街边的小酒馆, 一杯敬明月,一杯敬明天!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画乡的夜,有 星空、草地、音乐、啤酒…… 能满足你对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当喧嚣慢慢散去, 夜晚的古堰画乡小镇 还多了一分安静的魅力。 灯影摇曳, 小桥、老街、古宅、古堰、古樟…… 都被灯光点亮,光影流动, 惊艳了时光和过往的人们。 静静的夜, 让万物洗去白日的浮华, 在夜色中修整,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入秋夜微凉,繁花落地成霜。 凉凉夜色,等你来古堰画乡。April 7, 2021660 0 -
星图网址_领略“山晚望晴空”,丽水这条绝美盘山公路,来看看
高德测速初冬,正是自驾出游的好时节, 领略“山晚望晴空”的爽朗, 体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唯美, 是再惬意不过的事啦! 都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于是便多了一处此生必走一次的公路, 那就是景宁敕木山的盘山公路。 敕木山位于浙南丘陵,这里的公路环旋缠绕, 蜿蜒曲折像是盘在群山中的丝帛, 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 打开车窗,山野间夹杂着大自然的气息。 倚群山,揽云雾, 一起傲视磅礴天际, 沐浴青山秀水的自然清新, 让人一不小心以为误入仙境, 大山深处山水环绕,带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和悠远历史。 自驾线路: 景宁县城出发, 经过惠明寺,东弄村,过岭脚, 至草鱼塘森林公园, 然后山路走一个小时左右到达敕木山顶。 来源:丽水文旅April 2, 2021734 0 -
星图总代理_景宁郑坑梯田 一条金光璀璨的畲家腰带
高德测速3820亩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叠叠从山顶一直延伸至山脚。 在秋冬,大片大片的金色就像一条条美丽的畲家腰带,在群山交错中连绵成片,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灿烂。 林风海/ 摄 这是畲族子孙世世代代的杰作,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这份触动心灵的美。 林风海/ 摄 Tips:景宁至郑坑20公里,公共交通可到景宁汽车站坐景宁至郑坑班车。自驾1个小时左右。 地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March 28, 2021732 0 -
星图登陆地址_这里有最优美的山脊线,需盘山而上才能得见
高德测速遂昌境内多山地,少平丘,山地面积占了近九成。这里的大多数美景,都需盘山而上才能得见。同样是山,却又有不一样的景致,有的开阔明朗,有的幽深静谧,都值得你住下来,静赏细雨后的云海,眺望阳光下的远山。 山之飘逸@南尖岩 晴好的天气里,南尖岩的山谷中也有薄雾缭绕,游走于山峰之间。就在薄雾之中,梯田和竹海分明可见。在梯田之间,是一间间黄墙黛瓦的民居,乳白、翠绿与土黄,交错出好看的调色盘。 @陈锡萍/摄 南尖岩著名的高山梯田,面积约280亩,水流盘山而下,在层层梯田中灌溉,高低错落,线条柔软如浪。最为知名的景点天柱峰,是一垂直断裂形成的巨型象形山石,外形酷似破土而出的竹笋,因为也被称为“石笋头”。 ▲天柱峰@刘智宁/摄 据说南尖岩一年有两百天在下雨,一般从早上开始,到了十点半会停一停,午后再开始下。独特的云海、日落、长虹、雪景、雾凇、冰挂等,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要看到什么样的奇景,就看你的运气啦。 南尖岩景区 南尖岩景区前台电话:0578--8555666 景区地址:遂昌县王村口镇石笋头村 门票参考:80元 玻璃桥门票100元 联票160元 山之静谧@千佛山 听到千佛山的名字,便觉得有故事。清光绪《遂昌县志》中记载:山上岩石怪异,可见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山”。这里的山谷清秀而幽静,林木森森。一路拾石阶而上,有一泓溪流始终伴随在旁,时而静静积成十多米深的深潭,时而潺潺流过巨石,时而湍急奔流,冲出一挂飞瀑……正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意境。 这一路上,还有许多罗汉造像,唐末“诗书画三绝”的高僧贯休,曾在遂昌隐居14年,他最著名的画作,便是十六罗汉图。到得山顶上,过了清澈见底的放生池,才见寺院与大佛。千佛山最独一无二的景观,就是未来寺的天然山体弥勒佛,所谓“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恰如是。 千佛山景区 AAAA景区 开放时间: 08:00-17:00 景点地址:遂昌县石练镇黄皮村 门票:成人票80元 山之明朗 @神龙谷 进入神龙谷的山路叫做“十八里翠”,这里满目苍翠,间或还有激流与天然水库,被称为江南最美的自驾和骑行线路。进入景区后,开始地势平缓,身边的水流汇成浅滩,浅滩中有树,有石,阳光下溪水波光粼粼。丽娘瀑、牡丹亭、长生殿,沿途景点都是很熟悉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好故事。越往山中走,视线越开阔,让人想要对着山谷大喊几声,遥遥传来的,是自己的回声,还是远处山谷也有人在呼喊呢? 神龙谷最出名的是瀑布,随山势变化,一波三折,第一道瀑布轻灵秀气,从林中一跃而下,第二道瀑布更宽,大气磅礴,最后一道落差三百多米,从陡峭悬崖上冲下来,势如破竹,又如神龙出山。从远处看,三道瀑布连在一起,仿佛一挂白练绵延千米山谷,壮观非常。 神龙谷景区 地址:遂昌县埯口乡桂样林场内 电话:05788366000 门票:80元 遂昌 · 江河 来源:遂昌旅游March 25, 2021725 0 -
星图平台首页_丽水绝美古村落,江南水墨画卷
星图注册网站古村,烟雨。 丽水这些绝美古村落 宛若一幅幅古朴的江南水墨画卷 ...... 下樟村 云坞里的世外桃源 史称云坞古村,坐落“双龙飞瀑”顶端半山坞坳之中。该村历史悠久,宋代名士管师复曾隐居于此,“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描绘了这里田园风光的无限意境。村内天然景点连绵不绝,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 地址:丽水市龙泉城区西北向6公里处 考坑村 百岁老人长寿村 建于1488年,迄今500余年历史。座落在300多米海拔高山上的古屋都是用不规则的溪石砌成。鹅卵石砌筑的街巷纵横交错,和石头房相互映衬,自然怡人。石木混搭的房舍不仅外形古朴,内里也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老人健康长寿,有“长寿村”之美誉。 地址:丽水市青田县石溪乡 桑岭村 建筑的艺术殿堂 桑岭记忆着数百年的风水之道、人文墨痕、古村玄机。其恢宏建筑,曲径幽处,又如深山佳丽般含蕴蓄芳,百媚千娇。建筑结合了徽派、浙派、闽派的精华,大多是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大屋,最大的一幢“济阳旧家”建筑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米。 地址:丽水市云和县石塘镇桑岭村 月山村 荣登过中国国家地理封面 庆元以古廊桥闻名,月山村更是有“二里十桥”之称。《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第三期的封面,便是月山村的如龙桥。古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如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被称为“月亮下面最美山村”。 地址:丽水市庆元县城东南57公里月山村 姓潘村 远近闻名的杏花村 姓潘村建于公元1278年,村子群山环抱,村民们大多住在一条狭长的溪水边,溪边栽满了杏树,各种保留的古老风貌随处可见。石墙青瓦,清溪流淌,眼前古朴的民居尽显江南水乡的气质。 地址:丽水市缙云姓潘村,赏花期3月 车前村 云上的摄影天堂 常年矗立云雾之中,层层叠叠的梯田加黄墙黛瓦的古村。深藏海拔900米的群山之中,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自“2013车前国际摄影大赛”后,这个隐匿于山中的村落,才渐渐为人所知。如今在每幢房子前,都有拿着单反创作的摄影师们。 地址: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距镇上9.5公里,9公里盘山公路 杨家堂村 江南之“布达拉宫” 该村已有350多年的历史,阶梯式建筑格局被人誉为江南的“布达拉宫”。古民居建筑比较朴素,最大的亮点是每幢老屋的院墙上都有毛笔书写的《诗经》、《论语》等经典词句及古训,字迹隽永飘逸,落笔生风,仿佛书家刚刚落笔,还带着清香的墨汁。 地址:丽水市松阳县城东向8公里处 小佐村 梯田之上的古宅文风 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至今古木环绕,古屋层叠,保留着最古朴的容貌。建在巨大的梯田之上,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建造,两层楼屋,清一色的悬山大屋顶。历史上文人辈出,村中清乾隆年间建造的严氏宗祠里悬挂着“序伦堂”、明朝的“耆德寿迹”、清朝“选元”、“贡元”等古匾,门外还立着四对旗杆石,是明清时期小佐村的“四贡”所留。 地址:丽水景宁县大漈乡西南6公里处 来源:丽水文旅March 23, 2021838 0